第3版:政教专刊

织好一张网 管好万千事

离石区交口村“小网格”编织“大和谐”

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王燕华) “我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村里处处洋溢着祥和。”今年60岁的张润连是离石区交口街道交口村的村委委员,也是村里的网格组小组长。近年来,针对管理服务对象增多、管理服务手段相对单一这一实际情况,交口村在融合原有综治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的党建品牌,在减少治安案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方便村民就近办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目前,“小网格”编织起了“大和谐”,村里的治安案件明显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大幅减少。

交口村位于离石区城西南5公里处,西与柳林县相接,南与中阳县毗邻,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交口村成为一个典型的流动人口聚集区,本村人口4436余人,流动人口近8000余人。在商业经济繁荣的同时,给村里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改善村内治安环境,打造“平安村”成为了村干部的头等大事。

推行网格化治理,筑牢安全防线。“网格化治理”按照村民居住区域划分单元格,将全村1896户村民全部纳入到五个单元网格中,结合村“两委”干部居住区域和工作特点,每一个单元领导组组长在村“两委”班子中通过选举产生,网格成员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每一个单元格又下设由两名党员、一名村民代表组成的若干个单元格领导小组,其中一名党员任小组长。这种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催生出了“村风正、民风醇、百姓安”的文明和谐新气象。

结合全区开展的“雪亮工程”,该村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逐步实现治安监控“全覆盖、无死角”。除了技防和物防,还整合防范力量,构筑了一个全面覆盖的“人防”网络,依靠党员、村民代表等群众力量,成立了应急小分队进行义务巡逻,构筑起了全方位、全天候的治安防范巡逻体系。与此同时,不忘调动村里退下来的老干部的积极性,村内大小事务遇到难题不好开展就找老干部商讨,共同研究解决。“村里有时候很多事情需要老干部的人脉和能力才能解决,只靠我和其他村干部的能力往往很有限。”交口村党支部书记蔡月旺介绍说,该村还专门成立了“老书记工作室”,村委会大小会议都专门邀请在村里当过支部书记的“老书记”提建议,谈想法,主动为村里的事情出点子。

交口村还制定了一项很严厉的“村规”,“村规”分四个篇章,内容涵盖“遵纪守法、家庭邻里、人际关系、文明礼貌”等,致力于传承弘扬孝道文化,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成立了交口村“慈善超市”“春雷”行动队等爱心组织,累计筹集善款60余万元,捐助物品3000余件,帮助群众500余人次,凝聚了社会正能量,树立了文明新风尚,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比起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更为重要。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有效手段和措施,交口村治安状况持续良好,呈现出一片祥和、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