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子雄 张思文
“我们自己都没想到三天之内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大家都知道这是给村里做好事,所以很支持。”
“清理了七八十吨的垃圾,清理大小街道五千米。”
东石侯村位于文水县城东17公里处,与交城相邻,紧靠文峪河的支流磁窑河和白石南河、瓦窑河。村内2400余人,耕地3300余亩,是典型的农业村。在干净整洁的东石侯村委大院中,村支书张效静和班子成员面带微笑向笔者讲述最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看着干净笔直的街道,粉刷一新的墙壁,很难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这座坐落在磁窑河畔的农村真是旧貌换新颜。
5月23日,整治环境卫生行动正式开始。东石侯114名党员义不容辞地冲在了一线。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配合“两委”引导群众,监督群众,首先把自己房屋周围的垃圾清扫干净,以身作则,率先开始改善村中的环境卫生。随后“两委”在召开的会议上,对干部的职责进行了分工。党支部副书记张远负责墙壁粉刷,党支部副书记成俊刚负责河道清理,村委副主任张丽安负责街道卫生,村委副主任武星高负责组织人手,党支部书记张效静担任总指挥,看似庞大琐碎的卫生清理工作迅速被化成了小块,分到每一名班子成员头上。
挖掘机、铲车、垃圾车一齐行动,“两委”班子全员到场,粉刷墙壁,清理河道、清除垃圾活动同步进行,干得热火朝天。缺资金,党支部书记张效静自己垫付;缺机械,张效静从厂里调配;清运垃圾人手不够,武星高自己开三轮去干……当日退水渠挖1000多米,街道两旁乱占障碍物清除十五六处,修复磁窑河一二支总退渠600多米。群众看到这样的场景,也纷纷被感染,有人自发参加到了行动中,县、乡包村领导也来到村中进行指导,加快了全村环境卫生整治步伐。村民张安祯看到这样的场景,献出自家土鸡蛋送给一线人员以表心意。
“村民们认可我们后,工作推进就顺利多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文春年是东石侯的一位普通村民,当看到党员干部的干劲后,放下观望的心态,主动把修在街主干道旁的锅炉房及搭玉米的架子拆除。有些村民打工在外,清理垃圾困难,村干部积极联系他们,在交城做生意的村民任够有一听村里有这样的行动,马上就赶回村里把自家的残垣断壁、陈年垃圾清理一空。在整治磁窑河水道时,村民成永刚家有一畦玉米地紧靠河道,正值玉米拔穗灌浆之际,心里确实有些许不舍,但看到党员干部这么大劲儿为群众办实事,没有提任何赔偿的要求,还是主动“让道”了。就这样,3——5天时间内,村内的村容村貌就有了大改观。
雷厉风行的整治工作结束后,东石侯村党支部着手建立长效的卫生清理监督机制。在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就安排各村民组长,登门收取垃圾清理费,根据“两委”研究决定,现居住村人员,每年每人缴纳垃圾清理费20元,现已基本收齐。制定保洁员制度,在“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按照清扫保洁制度的要求分片清扫清理,每天按时出勤拉送,确保垃圾不落地清理出去,彻底解决街道、路口、道路旁边乱堆、乱放垃圾的不良现象。
由于村民生活习惯加上河道多,村里的环境卫生一直是个大难题。今年5月初,“脏乱差”问题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支部当即向县乡党委保证:三天内让村里卫生大变样。保证犹如“军令状”,不可儿戏,只能实干苦干。在党支部领导下,东石侯村借着本次50天面貌大改变活动,一改之前村内卫生“脏乱差”现象,相信随着长效卫生监督机制的建立,东石侯村一定会成为三河交接、两县接壤之处的亮点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