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上去不是那么高大,说话却干脆利落,掷地有声;她瘦小,却志向高远。把扶贫点建成和谐、富裕、宜居的新农村,是她对革命老区贫困山村发出的铮铮誓言。“到农村去、到贫困村去”,2015年7月,响应党的号召,吕梁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科科长李翠叶主动请缨,离开舒适安逸的县城,来到了兴县蔚汾镇南通村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四年如一日的扶贫生活,开启了她“雄关漫道”的扶贫路。
初到南通村的李翠叶怎么也想不通,位于蔚汾镇西南,距离兴县城区只有1.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的南通村怎么就成贫困村了?通过不停走访,深挖问题根源,发现该村“两委”班子涣散是制约村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于是,加强班子建设迫在眉睫。
首先是强化阵地建设,其次要改变“人心”。人心齐,泰山移。理清思路,认真规划后,李翠叶聚焦问题短板,多方争取资金,新建了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在村委、民居、村幼儿园的外墙上绘制了文化墙,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整合可用的一切资源力量,将村级活动中心整体修葺一新,配齐设施设备,从外到内加入具有党建特色的文化元素。“环境改变了,氛围浓厚了,党员们参加活动勤快了。”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了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李翠叶开办了“农村夜校”,亲自担任主讲老师。不断宣讲政策,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教育,实施轮番培训,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从“政府帮我脱贫”扭转到“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的正确思想认识上来。
通过坚持开展“三会一课”,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上进青年入党,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一个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要想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离不开关键的两点,坚实的战斗堡垒和持续稳定的增收产业”。发展产业,李翠叶规划了多条路线。让贫困户通过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带资入股企业,享受金融扶贫的政策红利;组建南通村圈养羊、散养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深入调研,李翠叶发现这些产业并不具备长远发展的优势,且辐射面小,受益不大。
在进一步的探索中,李翠叶发现,县城竟无一家规模化的惠民早餐工程。城区内市场需求大,南通村距离县城近,成立一家规模化的惠民早餐工程应该能实现贫困户长久稳定增收,脱贫致富指日可待。说干就干,经过多方考察,李翠叶与吕梁育民食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成功引进了“兴县惠民早餐工程”。先后完成了市场考察、人员招聘、岗位培训,今年6月5日,早餐店正式落地营业。目前,餐饮网点有20个,吸纳贫困户20户、20人,到年底户均可收入2.2万元,村集体每年也可收入7万元。
在李翠叶的带领下,南通村“两委”班子成员,如今个个都是脱贫路上的“行家里手”。南通村如期“啃”下了棚户区改造97户的拆迁工程“硬骨头”,总规模3万平方米的“兴县南通物流市场”占地征用工作已完成,南通村党支部首次获得了兴县“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时光如白驹过隙,四年一晃而过。李翠叶,这片听起来娇嫩柔弱的“叶子”,以她的坚韧“绿了”兴县南通村,“红了”老区城乡结合部,她的奋斗,让扶贫村有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