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刊

任建全:乡村振兴的播种者 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 本报记者 曹永亮 通讯员 路小飞

交城站火炬手任建全(郁朝宁 摄)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银白木耳、羊肚菌等营养附加值高、富有交城特色的农特产品深受客户青睐,以二青会交城站火炬手、县农委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任建全为代表的农业领域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任建全从小就对农业、农村有着深厚的热爱,在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交城县农业局一干就是18年,在农作物保护、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种植领域深耕不辍,连续5年被山西省农业厅环保站聘为农村能源培训教师,培训全省农村能源技工2万多人。先后荣获“吕梁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山西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为开发交城大山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任建全开启了艰辛的培育试种历程。他带领3个合作社克服困难,放弃节假日,在庞泉沟镇一住就是几个月,经过8个多月的研发与试种,2017年4月,羊肚菌人工种植成功,填补了交城县珍稀食用菌人工种植的空白。

2017年11月,他在交城县平川地区开展日光温室种植羊肚菌试验种植,2018年春节前,羊肚菌陆续开始出菇,长势良好。试种的成功极大改善了日光温室冬季种植蔬菜效益低的状况,推广菌菜轮作也为设施农业经营户增收找到新的增长模式。为进一步改善种植技术,2017年,他主张引进吊袋木耳栽培技术,设计建成2个吊袋大棚,引进黑木耳、玉木耳(白玉木耳)、猴头菇等适合吊袋栽培的菌种,开展吊袋大棚种植食用菌。

目前,交城县已建成吊袋木耳大棚153个,吊袋177万袋木耳菌棒,可直接带动880余户贫困户3000多人实现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