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交城

交城县王村:

1公里“田间路”打通村民农业生产“血脉”

本报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对于交城县夏家营镇王村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村里的1公里“田间路”由窄小泥泞的土路变成干净整洁的水泥路。

一路通,百业兴。10月12日,交城县夏家营镇王村全体村民多年的夙愿即将变为实现,一条由县、镇、村筹措资金建设的田间路,即将正式建成。

王村是一座紧邻307国道的村子,全村耕地总面积700余亩,经济收入以红薯种植和蔬菜种植为主,其中通往村东200多亩田地的农田路一直是农民春耕秋收时的一段“艰辛路”,每逢遇到风雨天,道路就泥泞一片,农民正常春耕秋收的进程就要被阻断,雨天恶劣的出行环境,给农产品的管理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后,有村民反映,村东头春种秋收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长约1公里的“田间路”窄小泥泞,运输车辆无法通行。为了解决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新闻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方寻求解决门路,邀请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初步估算,修建完成这条长1公里的水泥路,共需投资60万元。

村里的经济基础极度薄弱,自筹自然十分困难,村民们心中打鼓:这条路,这么多钱,修的起来么?为了让群众尽早告别“无路可走”的尴尬,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积极与附近洗煤厂、搅拌站联系,镇里也出面向县财政局申请拨付资金10万元,多方争取到资金60余万元,修建了这条全长约1公里、路宽5米的田间路。

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过海说,这一段泥泞路有一公里,这一公里之间坑坑洼洼,最大的大坑,一到下雨积水出不去就形成一个泥潭。这次修理把路基全都垫好,上边再垫上沙石,铺上水泥,将彻底解决老百姓春耕秋收的大难题。

即将整治后的田间路,连通了村民从家门口到田间的距离,为村民农业生产打通了“血脉”。1公里“田间路”,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方便了村民生产运输。 (任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