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利文
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他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荣立军功,彰显了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他甘于清贫,享受在后,继续奋斗,再立新功,用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是离石区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伍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离石区西属巴街道茂塔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吴玉生。
吴玉生是一位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也是从新中国建立到祖国繁荣昌盛的亲历者。从解放大西北到跨出国门保家卫国,从合作社到包产到户,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次变革他都是见证者。作为一个有几十年党龄的老战士,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他都是党忠诚的追随者、践行者。“他是茂塔坪人的骄傲。”茂塔坪村的村民们自豪地说。
九死一生犹未悔
吴玉生今年89岁,1949年应征入伍。入伍后的吴玉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后就随部队开赴西北战场。在西北,吴玉生所在的部队转战青海、甘肃,随后又开赴西藏。在转战过程中,吴玉生参加过无数次大大小小战斗。吴玉生谈的最多的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的烽火岁月。
1951年7月,他所在的部队,从天津出发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在枪林弹雨中可谓九死一生。老人回忆,进入朝鲜后,志愿军后勤保障薄弱,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面对清一色机械化美军却从不退缩,战斗打得非常艰苦。
谈起当年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时,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动人的荣光。老人回忆到,部队刚进入朝鲜的时候,美国发动的“秋季攻势”势头正猛。“为了在上甘岭附近阻击敌人,我们跟敌人打了四天四夜,根本就不敢休息,一次次成功抵挡住了美军进攻,直至敌人撤退。”
记得有一次,敌人为了抢夺我们已经占领的阵地,不停地用大炮轰击,战士们躺在战壕里都不管用,时不时有人被炸飞,有的战士耳朵被震出血。敌人炮击以后还出动飞机丢汽油凝固炸弹,一时间,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很多战友就是这样被烧伤、炸死。“即使这样,我们都没有退缩,连长组织我们打退了敌人,一个连的战友最后只剩下十来个人。”回忆起惨烈的战争,老人哽咽着说。
1952年10月,吴玉生所在的部队接到夺下“510”高地的命令。“当时美国的武器非常先进,飞机在我们上空盘旋,照明弹把地面照的通明,炸弹不定时地往下扔,我们的武器根本没法和他们比,但我们就是有能打赢美国的决心和信心。”成功夺下“510”高地后,吴玉生荣立了三等功,提拔为副排级干部。
英勇无畏立战功
1957年,青海、西藏、甘肃一带的土匪非常猖獗,吴玉生和战友们被调去平息叛乱。“土匪有枪有刀,装备齐全,而且枪法准。”吴玉生说,“土匪经常会装扮成普通老百姓,看到部队的时候就藏起来,到人少的时候就发动攻击,经常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当时咱们的部队和马都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经常会有高原反应,可还是咬着牙坚持跟土匪战斗了三年,最终我们赢得了胜利。”平息叛乱结束后,吴玉生第二次立了三等功,被提为副连级干部。
“还记得和我在一起作战的苏家崖村的战友,他当时在步兵连。下午分开作战的时候我嘱咐他,一定要小心,土匪很狡猾,咱们在朝鲜打仗都活下来了,这次也一定要活着回去。可就在第二天,他在上山侦查的时候不幸牺牲了。”吴玉生老人说,比起牺牲的战友,他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淡泊奉献葆本色
1964年,吴玉生响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号召光荣复员,回村后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二十年。“过去,人们住的是土坯房,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老百姓们吃水困难,水质也不好,电都通不上。”为了改变茂塔坪村经济落后的现状,吴玉生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在做党支部书记的二十年里,他为村里平整了三百多亩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为解决吃水难题,他带领村民自己动手打井;组织全村劳力义务出工,架线通电,结束了茂塔坪村点煤油灯的历史。他还给村里公路两旁种树搞绿化、新修缮了村里的学校……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倾注了吴玉生的心血。看到村里这几年越变越好,他感到非常欣慰。
“他是战争年代的忠诚卫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践行者和执行者。”谈起吴玉生,茂塔坪村民都翘起大拇指称赞。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吴玉生以矢志不渝诠释忠诚,以顽强拼搏彰显执着,以无私奉献体现朴实,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所展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无我境界,值得我们永远弘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