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摄影专刊

兴县张家湾:黄河滩枣“变形记”

拼版照片(左图为“变形”前的黄河滩枣,右图为“变形”后的黄河滩枣)。

无人机拍摄的兴县张家湾村,暗红色的地方正在进行熏枣。

张家湾村枣农在熏炉旁劳作。

吕梁市投资管理公司驻张家湾村第一书记王颖莲(左三)向枣农了解熏枣销售情况。扶贫单位在张家湾村筹备建设红枣深加工厂房,延伸红枣加工链条。

张家湾村枣农在打枣。

张家湾村枣农张旭东在展示熏枣用的木料。

张家湾村枣农张俊平在查看滩枣熏制情况。

张家湾村枣农张吊连(右)从浙江义乌回村采运熏枣。

浙江省义乌市副食品市场,兴县籍商户胡继红(左)、张吊连(右)夫妇在自家店铺。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兴县张家湾村是个盛产滩枣的小村庄,2098亩耕地中枣林地占了1873亩,村民一年四季和滩枣打着交道。每到滩枣成熟的季节,张家湾一带昼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点火熏枣,房前屋后人欢马叫,构成了黄河岸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打枣、捡枣、煮枣、熏枣、阴凉……黄河滩枣在一杆杆打枣棍的敲击下、一口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中、一坑坑烟气氤氲的熏炉上完成了提质增效,实现了“变形”。“变形”后的黄河滩枣通体发紫,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烟熏味,“乌枣”、“紫晶枣”成了它新的名字。近年来,黄河熏枣走进广州、福建、浙江等地,成为了江浙百姓婚嫁、药食的必需品,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2019年,张家湾鲜枣产量1500多万斤,从事红枣熏枣加工户50多户。“黄河熏枣不愁卖,我所有亲戚都参与熏枣,今年我家熏枣15万斤,这些熏枣将通过物流运到浙江,现在义乌已经上市了”。在浙江义乌开了店铺买了房的张家湾村村民张吊连指着装车待发的熏枣说道。(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刘亮亮 金华日报 钱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