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将“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方山县水利局开展主题教育小记

□ 肖继旺

解决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筑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么,作为农村饮水安全主管部门的水利部门,是如何结合当前开展的主题教育推进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让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进千家万户的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方山县水利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奔着问题去、盯着痼疾改,全力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促进方山水利事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刀刃向内抓整改

“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的四项重要指标。”方山县水利局局长刘荣杰表示:要抓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水利局全体干部必须从理念痼疾改起,切实把工作理念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上来。

两个多月来,方山县水利局全体党员干部从提高思想认识抓起,集中学习研讨19次,每名党员干部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按照检视问题贯穿始终的要求,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深刻反思,认真剖析,查找问题50余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与此同时,方山县水利局从开门整改做起,深入单位、乡镇、农村,坚持把整改建立在群众“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征求到30多条意见建议,通过梳理涉及饮水、水土流失等问题。

奔着问题建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 刘荣杰说,农村饮水工程面广量大,保证工程长效运行一直是“短板”。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以管理制度创新为重点,不断探索,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让幸福之水成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坚强支撑。

为此,在制定方案上,方山县水利局,以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关系,处理好在解决水问题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河长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河长制体系,着力将工作重点向“见行动”“见成效”转变,开展民生水利建设、生态水利建设、法治水利建设、数字水利建设,重点加强河道、水利工程、供水等方面的管理,提升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为民服务解难题

在主题教育中,方山县水利局坚持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大事,细化整治任务,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深入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和开展水利执法专项整治。目前,在主题教育中,赤红、积翠、赵庄、河西移民、花家坡、高家山等村群众反映的因水源水量不足和阀门井不能正常运行,经常性停水、断水和村河堤坝损毁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河西移民村老党员张丙林说:“现在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流,再也不用三天两头停水,这都是主题教育带来的好效果。”

“2019年,预算投资375.28万元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7处已全部完工,可解决5596户1603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涉及贫困人口5477人;预算投资60万元的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处已全部完工,可解决3593户1119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904人;估算投资2500万元的下昔集中供水工程下昔村和峪口村支管网改造项目,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总投资814.28万元的水毁修复项目,涉及北武当镇、峪口镇、马坊镇、积翠乡、麻地会乡和大武镇等6个乡镇的18个村,已全部完工。”刘荣杰表示:“下一步,方山县水利局将继续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建为引领,切实担当履职尽责,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充足水资源、优美水生态、优良水环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