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腊月时节,华灯初上的夜晚,方山县峪口镇大街边的一家火锅店内,灯火通明,顾客盈门。火锅店不大,但食客们却说“价格优惠,吃得舒服”,店内坐得满满当当。
火锅店主人杨宏伟,49岁。看着满屋的客人,带着小伙计们干活更有劲了。
遇到服务员忙不过来的时候,老杨和他老婆就亲自出马,招呼着客人点菜、端锅子、上菜。遇到熟悉的朋友来,上齐了菜,老杨就端上杯酒到桌前敬酒、点烟。直到一桌桌客人酒足饭饱,老杨才得以偷闲一会。
几年前,当了半辈子工人的杨宏伟买断工龄,加入到市场创业的大潮之中,攥着手中仅有的一点积蓄,看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老杨满是焦虑,左思右想,准备做个小本生意。
当时正好隔街一家小火锅店生意清淡要转让,杨宏伟细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火锅店位置还算不错,但味道不够纯正地道。老杨的妻哥在市区一家大火锅店当大厨,老杨和妻子也是做菜的好手,说干就干,隔天老杨就让妻子找他哥讨秘籍,回家又反复试验了好几次,感觉味道还不错。接着杨宏伟便找火锅店老板商量转让的事,几番讨价还价,以10000元的价格成交。
“刚开始做生意,什么也不懂,又不敢大投入,买东西一切从简。”老杨点着一根烟,缓缓地回忆道,“我们两口子相跟上到旧货市场买了一个橱柜、两台装菜和冰啤酒的冰柜,还有一些锅碗瓢盆,收拾收拾就开张了。”
为了装点门面,老杨把家里的挂式电视也搬到了店里,一番忙碌后,整个店看起来比以前气派多了。老杨到工商局办好饮食经营证,欢欢喜喜开了店门。
开张第一天,妻子小心翼翼地调料,老杨请了几个亲戚朋友前来捧场,结果大家都说味道好,突出了火锅麻、辣、鲜的特色。老杨打出了开业期间八折优惠的牌子,吸引了不少顾客。一个月下来,营业额达到10000多元。但除去买菜、买佐料花掉的,交完水电费,也就剩下5000多元。
“当时我和屋里的都有点灰心,可转念一想,这个月全家人吃饭的钱可全在里面,再加上开张那个月是八月,对于火锅店来说,算是淡季,到了冬季应该是会不错的。”
就凭着这种预判,老杨带领一家人坚持了下来,果然不出所料,随着天气转凉,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单靠两口子已忙不过来了,又请了两个伙计过来帮忙。
现在的火锅店已经越做越大了。在峪口镇,这里成了远近知名的饮食去处,店面扩大了一倍,设施设备都焕然一新,甚至农村人的家宴、聚会都选择到了这里。老杨家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