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草莓“待嫁” 农户盼售

离石区严村“大棚草莓”找到“婆家”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疫情当前,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要不这些草莓就烂掉在地里了。”1月31日,在离石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大院内,离石区信义镇严村草莓种植户王海荣对前来认购自己种植的草莓的该局干部职工连连表示感谢,王海荣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月1日,在离石区涉农企业捐赠农副产品活动中,吕梁市育民食品公司了解到一线工作者缺乏果蔬,主动认购王海荣种植的“滞销草莓”,捐赠给了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那一刻,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心暖了,王海荣的心更暖!

连日来,离石区草莓种植户王海荣愣是着了急,眼瞅着大棚里的草莓熟透了,却没有游客来采摘。这几天,响应政府号召,在疫情关键时期,“全国特色小镇”离石区信义镇停止接待游客。该镇农家乐、滑雪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已全部关闭,赶在春节期间上市的草莓采摘园也无人问津,昔日熙熙攘攘的严村草莓采摘园安静了不少。

1月30日,大年初六。时间已经到了晌午吃饭的时间,王海荣还没有把大棚上的草帘子掀开。要是在以往这个时候,他早早就来到大棚,掀开草帘子,打开大棚的门,等待着游客们前来采摘草莓。

记者走进王海荣的草莓大棚里,一股股淡雅的果香扑鼻而来,一排排整齐的田垄上是一苗苗绿意盎然的草莓苗,苗上红色的和红绿相间的果实相互映衬着,好一派丰收景象。

而一旁的王海荣却高兴不起来!

“大年初一、初二前来采摘园的游客还不少,每天能有几千元的收入。过了初三就基本没人来了。”王海荣介绍,“每年春节期间,早饭刚过,采摘园里就挤满了游客,赶到大年初四五,还得把大棚关上一两天。草莓一下子熟不了,供不上来,采摘的游客太多。”春节前期,严村有四五户蔬菜大棚种植户种了草莓,一大棚是一亩地,能产一千多斤草莓。按照往年的市场价格算,一棚子草莓少说也能卖上五万多元。春节期间,草莓进入了销售旺季。新鲜的本地草莓成了老百姓的“新宠”。王海荣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草莓长势良好,后期产量还将增加。草莓栽培容易,果实成熟早,管理方便,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冬季气温度低,冬草莓生长缓慢,成熟周期长,所以果味更甜。再加上冬季寒冷,害虫被冻死,没有虫害的冬草莓不需要打农药,绿色健康,可满足人们对冬季草莓的食用需求。”

为了赶在春节期间,让草莓能卖上好价钱,严村的蔬菜大棚种植户们在年前就开始忙着种植草莓。“一亩地连种苗带施肥,大概得投入一万多元,没想到今年春节遇上疫情,游客没有了,大批量草莓都积压到地里卖不出去,初步损失每天在三千元左右,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一棚子草莓损失在三四万元以上。”王海荣说,“非常时期,谁也能理解。公共安全和社会利益至上,个人的一点损失不算什么。希望广大市民还是守在家里,不要出门,如果有的市民确实想要购买新鲜草莓,可以直接电话联系,我们会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当天采访结束时,王海荣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离石区政府已经号召相关部门通过团购或者认购的方式帮助严村草莓种植户渡过难关。

看来,这个“好消息”真的成为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