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疫情防控特刊

吴向阳:“这不是逆行,这是职责”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这段时间,人们把疫情抗击一线的工作人员称之为“逆行者”,而作为“离病毒最近”的医护人员,离石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向阳总觉得受之有愧。他说:“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生的责任。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医生,有义务、有责任冲在疫情防控和病患治疗第一线。”

2月9日,农历正月十六。

上午10点多,吴向阳出征武汉。当他与家人、同事挥手道别时内心十分复杂,“任务下达很紧急,但从写下请战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行李打包好了,随时待命出发。”

翻开吴向阳的请战书,上面这样写道:“疫情就是命令,救死扶伤本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自愿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治,不计报酬,无关生死。”短短数语的“请战书”,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发自肺腑,却饱含着一位共产党员、人民医生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和对疫情决战决胜的信心。

1月25日,大年初一。

这一天,吴向阳没顾得上与家人团聚。一大早就来到医院,来到自己的岗位上。当天,他把在除夕晚上写好的一封请战书交到了院领导办公室,主动请缨担任离石区疫情医疗预备队工作组第二组组长,参与到医院发热门诊的值班工作中,第一时间冲在了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面。

在每一个岗位,做每一件事,吴向阳总是冲在前面。这是同事们对他的最直观印象,也是院领导给他的最高评价。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显得有点坦然:“我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而且从医已经25年,一线工作经验相对丰富一些。”吴向阳的性格就是这样,他时刻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做得最细,做出点样子。在他的工作日志中经常提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位患者入院,都是我们从零开始的一次抢救诊疗过程。”

2月6日,农历正月十三。

当天是离石区首例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下午5点半左右,吴向阳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后,急匆匆地赶到位于市区龙山路的好如家酒店。这家酒店是离石区指定的武汉来吕梁、返回吕梁人员集中隔离观察场所。这几天,吴向阳基本上是两头跑,忙完医院的工作,还得来酒店给密切接触者测量体温、询问症状。当天,首例密切接触者离开时,吴向阳千叮咛万嘱咐,向接触者以及家属交代回家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把接触者安全送上接送车辆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而就在前一天,他与医院的康小军大夫带着他的疫情突击第一小分队,深入到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为离石区确诊病例患者密切接触过的24例接触者采集痰液咽拭子标本,做核酸检测。那天下班回家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了。

2月7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佳节元宵节。

吴向阳结束集中隔离点的值班任务后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是回到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依然有他忙碌的身影,查房、气管插管、拔管、接无创呼吸机……

工作连轴转,吴向阳好长时间没有睡个囫囵觉了。“换了战场,信念不能丢。”2月9日,下午5点半,飞往武汉的飞机落地的那一刻,吴向阳时刻准备着投入新的战斗。“请放心,我一定全力服务患者,不辜负大家的厚望,早日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