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与我们的白衣天使一样,尽他们所及,守护着这一方净土,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他们便是守护我们美丽吕梁的近2500名环卫工人,他们忙碌在灯火下、穿梭在街道上,为我们的城市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
2月15日凌晨4时30分,家住离石区龙山路前瓦新村的环卫工人林银连走出家门,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昏暗的街灯照耀下,一深橘色显得格外耀眼。
步行至建设街,其他几名环卫工人已经全部到岗。林银连不光是这个小组的小组长,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省人大代表。疫情防控以来,她的工作又多了一项,就是给小组队员测量体温、做好统计,同时还不忘提醒工友们在工作时佩戴好口罩和手套。
街灯下,几名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工作,扫帚摩擦地面发出的“沙沙”声划破了街面的寂静。“疫情面前,我们同白衣天使一样工作在城市第一线,站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共同助力这场疫情阻击战”。林银连边扫边说。
90后新人成战“疫”排头兵
疫情防控期间,口罩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安全防护的必须品,废弃口罩数量也日益剧增,为了有效地处理废弃口罩,预防病毒二次传播,离石区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在市区的重点检测区域和人员密集的小区都投放了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方便市民投放。
90后的任东东被指定为回收口罩唯一的清运司机。疫情期间,任东东每天穿梭在市区的58个废弃口罩回收点之间,每天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对废弃口罩进行收集处理,严防废弃口罩被人二次利用。他还利用空余时间,在车里反复规划线路,确保废弃口罩快捷及时清运,有效防止了废弃口罩二次污染,阻击病毒传播扩散。
“我的任务比较艰巨,时间很紧张,路过家门就跑回去抽空吃饭。特殊时期,口罩回收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不能耽误干活。”任东东边说边用喷壶对垃圾桶进行消毒。
“现在配备了口罩、消毒水、橡胶手套、帽子、护目镜等防护用品,让我在保护好自身健康安全的同时,可以更安心的坚守岗位,持续作业,守好疫情防控的‘环卫防线’。”任东东说。面对极易滋生和传播病菌的工作任务,外表略显稚嫩的任东东显得格外成熟和冷静,让同为90后的记者心生敬畏。
清运司机变身宣传战士
口罩的深色面要朝外,口罩上端鼻梁钢丝要捏好,平时要注意讲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外出回家和干完农活之后要及时洗手,要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反复冲洗,每次冲洗时间不少于十五秒……疫情防控以来,这段小喇叭现场宣传音响彻市区的街头巷尾。
在疫情一线,离石环卫中心利用循环垃圾清运车辆,安装“小红点喇叭”流动广播扩音器,化身“环卫宣传车”,打通了市区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防控疫情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将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不间断地送到大街小巷,成为市区抗击疫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