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生锋
大疫当前,总有一些人勇敢地“逆风”前行,临县中医院院长、临县中西医结合医学会会长樊艳勤就是其中一员。他受命担任临县传染病区领导组副组长、临县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隔离区负责人时,只说了一句话:“17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17年后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不等人,不管多难,我们都会让奇迹出现”。
临县是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春节前,在外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全县仅从武汉返乡的人员就达到二百多人。疫情防控任务艰巨。
1月17日,临县卫健局召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安排部署会,拟把人民医院搬迁后的旧医院传染楼临时作为临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隔离防治病区,决定由县中医院院长樊艳勤负责快速启动工作。
已经荒废三年的医院需要立即重启,困难重重。医院空有建筑,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全无,防护、办公、通讯、医疗设施一无所有。任务迫在眉睫,樊艳勤一夜未眠,彻夜都在动员安排。他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要让2003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精神和速度在临县再现。
樊艳勤紧急抽调人员组建隔离病区,这是必须要有的最为基础的建设。在他的指挥下,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药品器械供应部、后勤科等各部门紧急行动,协调运作,按照传染科病房标准落实隔离防护措施……
1月23日凌晨1点左右,樊艳勤接到通知,有一例武汉返乡的疑似患者经县人民医院诊断需要隔离观察治疗。此时,传染病区还在一刻不停地改建中;相关人员虽已接受培训,但还没进行实地演练。樊艳勤马上召集班子赶到传染病区,通知医疗、护理、药房、器械、后勤工作人员到场,快速准备接收疑似患者的各项工作。又带领班子赶到县人民医院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接过县人民医院提供的三套防护衣、三个防护眼镜、三个N95口罩,带领急诊科医生李旭峰、康复科护士长刘淑珍等医护人员,将病人转移到条件还不完善的传染病房。此时是凌晨3点。
立身危险之地,樊艳勤对医务人员说:“在黄河上逆流行舟,大家往往看到的是曲弯前行的船,而没有注意到那些在岸边奋力拉纤的人们,我希望我们都是这艘大船的拉纤人,我们要像磐石一样坚强,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工作中,樊艳勤总是冲在病区一线,为了让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他与医护人员一起吃饭,一有空便与他们谈心。并号召全院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新冠肺炎的集体学习中,积极备战。
1月24日,临县防控知识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会议,安排临县中医院负责设备的配置,防护物资、消杀用品的采购,后勤保障工作。樊艳勤紧急联络各个供货商及时配送。摆在面前的难题是,各经销公司、厂商春节放假,物流停运,物资调运困难。经过多方努力,下午五点,联络的部分物资有了着落,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这个春节,樊艳勤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线,组织全院做好防控工作,白天晚上都待在隔离观察区,保障防控工作及时到位。他表示,愿意身先士卒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