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交城

交城:项目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西庞泉酒庄年产2万吨白酒暨酒文化旅游项目正式投产。

本报讯 立秋时节,雨水缠绵,交城的多个项目工地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山西庞泉酒庄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白酒暨酒文化旅游项目正式投产运行,磁窑河出境断面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总把关”工程日处理污水5万吨,东锦肥业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点火试运行,国锦热源厂大温差系统改造、美锦钢厂集中供热2个项目正办理立项手续……如火如荼的多个施工场面无不让人感受到交城项目建设的蓬勃脉动。

今年以来,交城县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想转型、谋转型、抓转型,把“六新”落脚到项目上,以项目带动“六新”突破,让交城“六新”项目不断扎根、“六新”成果不断涌现。共计实施重大项目87个,总投资2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亿元。1-6月份,交城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预计完成12350元、4990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平稳向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重大项目支撑。今年以来,交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刺激内需、扩大投资、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立足交城实际,着眼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突出项目引领发展的积极作用,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该县始终将交城经济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今年,开发区承载项目共35个,总投资151.3亿元,占全县项目总投资的61%。目前已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4次,累计开工20个项目,力争通过聚焦综合改革、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能源革命等工作,努力打造经济转型发展的示范区、能源革命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服务“六稳”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应对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从招商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储备、储备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六个维度”加快项目建设的频率和速度,形成引进一批、谋划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目前,23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34个,开工率达80%,提前完成省市项目开复工考核任务;开复工的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形成投资9亿元,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以项目建设为保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实现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保民生。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中部盆地一体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粮油仓储产业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磁窑河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等一批惠及社会民生的基础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实现“六新”突破。聚焦“六新”项目建设,把“六新”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率先公式出新路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以山西交城中西部数据中心、5G网络建设、智慧城市、德通公司装配式建筑、瑞赛科焦化脱硫脱氰废液深度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重点,加快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竞争新优势,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好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篇文章,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今年,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强化项目建设力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作风和精神,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的高潮,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该县发改局负责人表示。

放眼交城,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聆听到急切奋进的足音。交城正在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城市化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项目优势、转型发展优势,用大项目、好项目撑起交城的未来,为全面融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孙宝忠 郭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