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是市人社局驻岚县上明乡顾尾头村第一书记,自今年五月份上任以来,她勇挑脱贫攻坚重担,团结带领村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极大地改变了顾尾头村的面貌,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顾尾头村委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五个好”农村党支部。
今年四月份,市人社局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期限已到,人社局党组向全局干部发出了踊跃报名担任第一书记的通知。在很多人看来,扶贫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第一书记更是使命艰巨,大家都在等待观望。身为一名女同志的郭霞看到报名通知后,却激发出了内心深处想闯想拼的激情,她第一时间向局党组报名。经过局党组研究,很快郭霞便被委以重任。“五一”假期一过,郭霞正式上任,她进村后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熟悉每一户贫困户、每一户村民的基本情况,并做好与先前扶贫工作的衔接。她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就在村里边散步边入户了解情况,很快她就对全村的基本情况了然于心。根据国家扶贫办信息,郭霞对全村394户1289人的档案信息全部进行了梳理,并购买专门的文件柜进行归档整理。
底清数明,才能更好开展工作。在走访过程中,许多事情令人难忘。今年75岁的李改转老人是顾尾头村未脱贫的两户之一。郭霞在走访中发现,老人住的土坯房屋属老旧危房,在雨季到来后有坍塌风险,但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多次做工作,老人既不愿意对危房进行改造,也不愿意搬离危房。凭着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她不厌其烦地多次前往李改转老人家进行说服。得知老人15岁的孙女因为智障一直未入学,想上残疾人技能学校,又没有残疾证这一情况后,郭霞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多方奔走,协调解决困难,为小女孩办理了残疾证。在走访过程中,小女孩喜欢上了郭霞戴的项链,郭霞毫不犹豫地将价值一千多元的银包景泰蓝项链送给了小女孩。期间,老人因病住院,她自掏腰包拿钱拿物看望慰问。多次耐心细致的走访工作,终于打动了李改转老人,她和孙女顺利搬到了村委安排的村小学安置房中。老人的儿子提到这些事,感动地对郭霞和扶贫工作队连连称赞。
要想富,先修路。位于大山深处的兰家峪村是顾尾头村所辖自然村,村民们出村都要跨过一条小河,每到下雨、下雪天气,兰家峪村民就出不了村。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出行问题,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智平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经常性的深入帮扶村进行调研,对兰家峪建设跨河出村桥梁项目非常关注,经过刘局长的多方联系和协调,项目最终获批并落实。郭霞上任后,第一要事就是把这一项目变为现实,她和村委一班人多方协调、多方争取,终于在今年将该工程开工了。建桥期间,郭霞每天早上早早起床,看进度,把质量,连续多周没有回一次家。在雨季到来前,这座投资80万元的“便民桥”“小康桥”修好了,兰家峪村村民也从此告别了涉水出村的历史。在建桥的同时,她还为村里向农业部门争取路灯30盏,目前路灯灯基都已完工,就等安装了。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的最基本标准。市人社局从2009年就开始对顾尾头村进行扶贫工作,先后给该村打了两口饮水井,让村民生活用水得到基本保障。但近几年,随着设施老化,电费开支大等问题,水井运行不是很正常,村民旱季吃水非常困难。郭霞上任后,和岚县水利部门积极争取,又给帮扶村投资六七万元,保障了深井正常运行,彻底解决了村民旱季缺水断水吃水难的问题。
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文化生活还要跟得上。郭霞和工作队向市体育局积极争取资金十万元,为顾尾头村打造了文体广场,修建了休闲凉亭,并聘请广场舞老师对村里的老人妇女连续多天进行广场舞教授。今年“七一”期间,郭霞组织开展了主题党日系列活动,邀请全体村民参加了象棋、扑克、乒乓球三项文体活动比赛,使全体村民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如今顾尾头村的小广场,每天健身娱乐的村民络绎不绝,大家都连连称赞人社局为村里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村民李亮全高兴地说:“市人社局给我们真是办了大好事啦,现在广场上每天有妇女们跳舞、老人们歇凉。我们吃水也方便啦,出村也有桥啦,真是太感谢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