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汾阳市峪道河镇

产业联动鼓起集体经济“钱袋子”

本报讯 (记者 惠爱宏) 近年来,汾阳市峪道河镇构建以联村党总支为核心、集体资源资产为纽带、产业链为依托、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经济组织体系,促进了当地集体经济项目高质量、可持续、规模化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镇率先在交口、古池、任家庄3个相邻行政村、11个自然村开展“党建引领、联村共建”抱团发展试点探索,实现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向互助互补“抱团经营式”转变,彰显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成效。领办合作社。党总支委员兼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4名党员担任合作社骨干成员,建立特色产业集群。树立“发展布局一盘棋”理念,根据3个村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产业基础,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优势资源规模集聚,交口村产业承载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冷藏项目,古池村集约种养区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任家庄村生态旅游区重点发展森林休闲康养项目,充分凸显各自优势,打造区域关联产业。利用大山深处气温较低的特点,在交口村选址建设“天然冷库”,将秋季收获的农产品冷藏,延时到春节前后上市。镇村干部引入社会资源“活水”,通过打时间差错时上市,可为农户年增收20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3万余元。利用深山密林小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依托山西省农科院菌类研究所技术指导,引进山西绿上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羊肚菌项目。拟投资500万元规划建立吕梁羊肚菌培育基地,目前已建成菌棚3座,已开始下种试验。按照效益测算,单个菌棚投资6-7万元,年收益可达10万元以上。发展多元经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土地种植甜玉米600余亩、有机蔬菜300余亩、中药材120余亩,促进特色种植业规范化、标准化,带动农户亩均增收500多元。采用集体土地入股方式与养牛大户合作,创办汾阳市树帅养殖场,预计年出栏80余头,可直接创收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