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

“爱的传递 让我感知幸福”

采访对象:刘一波

相 聚 地:北京市

现 居 地:离石区

“叮!您1月30日从吕梁到北京的机票订单已完成退款,预计退款将在6-8个工作日按原支付方式退还,请注意查收。”在收到航空公司的这条短信前,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刘一波已经改签过两次机票,做好了无论如何都要“回家过年”的决心,当然也做好了在家隔离的准备。

腊月已经过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刘一波依然忙在工作岗位。每天忙完手头的事情,她会第一时间上网了解关于“就地过年”的一些相关信息。刘一波是方山人,但家里人都在北京,只有她一个在吕梁工作,每年春节,还等不及放假,她的心早已经回到了“北京的家”。“现在从吕梁到北京方便多了,飞机、火车都是直达。要是放到以前,我肯定选择回北京与家人团聚,可是现在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今年春节是回不去了。”刘一波总觉得今年过年不能和家人团聚,有些遗憾。

决定不回“北京的家”,与家人团聚,是刘一波刚刚做出的决定。2020年年末,基本平稳的疫情突然在河北石家庄,北京大兴、顺义等地开始反弹,远在北京、准备回老家的父母被通知不允许离京,他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而当下只有刘一波去找家人才能够在春节期间让一家人围在一起团聚。就在她买了回北京机票的第二天,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刘一波第一时间做了改签的决定,侥幸心理让她再等一等,企图等到回“家”的好时机。这个时候,在北京的母亲给她来了电话:“实在不行就不用回来了,还是咱们老家相对安全,没有必要去冒险。”没过几天,在离石的二伯也打来了电话:“过年来我家,不要去找你爸妈了,在哪里过也一样。”这段时间,在方山的爷爷、大伯、舅舅的电话都来了,都是劝说刘一波不要回北京的电话。那一刻,许许多多亲人的电话让刘一波觉得,即使自己回不了家,不能与父母家人团聚,但是感觉到了老家亲人的温暖,让她感到不会孤独,也踏踏实实地决定加入“就地过年”人员的行列。

“这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可能有很多像我这样‘留守家乡’的孩子见不到父母,但我相信,当下的不相见,是为了日后更长久的相聚,把爱传递下去,一起期待春暖花开!”刘一波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