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坚守新闻初心 讲好时代故事

□ 岳旭强

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初心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永远在新闻的路上,始终高擎党报姓党的精神火炬,照亮新闻工作前行的道路,一如既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每个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都用坚守乃至生命奋笔写下了自己的荣光,积淀出新闻人特有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气质,这是党的新闻事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根”与“魂”。基因融入生命,精神薪火相传。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工作者要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崭新篇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中交出优异答卷,就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忘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信仰初心,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忘“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责任初心,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不忘“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职业初心,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价值取向,不忘“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使命初心,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传播党的政策、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晋察冀画报》在敌后太行山碾盘沟诞生,在牛羊圈改成的制版室和车间,战士们用河滩里的细沙代替金刚沙磨版,用黑帆代替硫酸铜,用土酒代替酒精,用老陈醋代替醋酸,用缴获敌人的纸张印刷画报。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晋察冀画报》如同响彻战场的号角,极大鼓舞着全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重庆新华日报评价说,“当我们看到晋察冀画报时,不能不大吃一惊,它叫我们珍贵,叫我们再三翻阅,不忍释手”。重庆的国讯杂志赞它是“活跃在纸上的人民姿态,丰富的敌后斗争内容”,“在那画面上呈现出烈士的血,军民的汗”。穿越历史的硝烟,用血与火孕育的《晋察冀画报》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新闻人的红色理想、红色信念、红色气质和红色力量。这种让军民士气高昂、让对手敬佩畏惧的精神力量,贯穿在95年的革命征程中,激励出全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对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动力根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声音传递的桥梁,血肉联系的纽带,只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真正把新闻写在党高扬的旗帜上,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新闻舆论工作才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在更远、更光辉的未来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用妙笔记录波澜壮阔的时代。今天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趋于独立性、选择性、多元化和个性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交流更加频繁,不同价值观的交织交融更加紧密,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交战更加复杂、更加尖锐。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舆论环境下,信息生成的交互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正在深度重塑媒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