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树木葱茏,行走在离石区信义镇,一座座具有地域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平坦的道路纵横相连,老人三五成群在广场上聊天、锻炼身体,小孩在嬉戏……处处可以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变。
今年以来,离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四个加强”“一个不变”要求,按照“守牢一条底线、狠抓两个关键、力促三大提升”的思路,先行先试,举全区之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守牢“不发生规模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离石按照变“四个不摘”为“四个加强”的要求,持续加强“四个不摘”和坚持乡村振兴统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一个不变”,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是加强责任落实。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抓好组织领导、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二是加强帮扶政策。持续坚持乡村振兴统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重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把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两不愁三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机制办法从攻坚战转入常态化,强力推进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政策、项目政策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内政策的连续性。三是加强监测帮扶。压实主体责任、健全监测机制、完善帮扶计划、强化保障机制,真正做到精准监测、及时帮扶、有序退出。四是加强整改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的整改原则,全面系统排查梳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薄弱环节,科学分析研判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精准施策,深化后续产业扶持,补齐短板弱项,推进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抓实产业发展“牛鼻子”,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
产业兴,才能带动乡村兴。近年来,离石区先行先试,坚持以沟域农业为基础支撑,农林文旅康为主线,“黄河农事”为品牌引领,信义农文旅康综合体为突破口的“大农特”“大文旅”产业发展思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扎实实施了一系列产业项目。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在吴城镇全面铺开,蒲谷香药茶产业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蔡家崖5000头湖羊养殖场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进入收尾阶段,吴城、枣林已建立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王营庄、兔坪设施蔬菜温室大棚维修改造218个……一批批扶贫项目发展如火如荼,夯实了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让百姓收入更高、更稳定。
推进人才建设行动,不断提升全民技能水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离石区认真贯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要求,聚焦需求、精准安排,通过“八位一体”工作机制精准掌握全区脱贫劳动力培训需求,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技能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全区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持证就业率。同时,创新采用“书记、区长直播带岗”的形式,全新搭建了“离石区网络招聘服务平台”,共征集103家省内外优质企业参与线上招聘,发布了18000余个就业岗位,36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目前应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全部实现稳定就业。除此之外,积极与山西理工大学、山西农大、山西农科所、吕梁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客座专家教授、大学生及各行业乡土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力促农村“三大提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以乡村“六乱”整治为牵引,力促乡村生态环境大提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乡为体、以村为战、以户为基,群众参与、标本兼治、依法治理、因地制宜的工作方针,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地理位置、村庄特色等分三个类型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以乡村移风易俗为牵引,力促乡风文明程度大提升。离石区坚持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统筹推进,通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广泛开展文明评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乡村群众文化特色品牌等一系列举措,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同时,以“黄河农事”为载体,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都市要素深度融合,采取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发展的模式,打造信义十三里,里里康养地旅游胜地。
三是以扎实推进村级换届为牵引,力促基层党建水平大提升。聚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短板,持续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品牌创建工作,发挥好标杆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超常规举措集中攻坚,推动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高标准推动离石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下一步,离石区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系统梳理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用脱贫攻坚机制推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努力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蹚出一条离石发展新路,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