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杨志喜:修理厂老板种上了核桃树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在中阳县暖泉镇一带,提起杨志喜,都知道他是方圆百里的修理厂大老板。这几年这个大老板的名气更大了,他不仅开修理厂,还带领辖区的农民种起了核桃树,走上了致富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志喜当兵退伍,当过工人。1976年12月杨志喜参军入伍,在导弹部队雷达站当标图员,1979年在导弹五师修理厂当车工,经过6年的部队生活,于1983年退役回乡。1984年,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技术进入中阳县农机修理厂当临时工,1992年进入山西省交口县五麟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当过工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晋升生产科副科长、总调、设备部副部长以及机修厂厂长。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6年回到中阳,自主创业投资50万组建了中阳县信达机械修理厂。

2018年,杨志喜动起了“歪”脑筋。一向不懂农业的他竟然打起了种植核桃树的主意。他组建了众兴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00万元,在承包回来的500亩耕地上种上了100亩核桃树,100亩草饲料,300亩粮食饲料,同时养了150头牛,300头猪活。他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作安装农业生产设备,养殖技术实现半自动化,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群众经济收入。

2019年以来,中阳县养殖企业增加了100多家,杨志喜把自己的生产经验在全县逐步推广,在全县种植、养殖业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了中阳县的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中阳县农业机械修理厂在2017年被评为“吕梁市二星级文明农业机具维修点”,同时也评为“中阳县二星级农机修理站”。他为中阳县经济发展,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9年,中阳县开展10000亩核桃种植工作,杨志喜为了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精加工使核桃增值,增加经济收入,为农民朋友制作了核桃扒皮机,壳肉分离机,提高劳动效益。2019年后半年,中阳县在全县推广种植黑木耳,杨志喜跑遍全国各地,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考察学习。回来之后,他把学习到的生产工艺以及所用到的设备资料无私奉献出来,为县域黑木耳丰收贡献了自己的技术和智慧。

“面对新形势,要跟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杨志喜打算深入农民群众当中,了解他们在种植,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实情实况逐一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带领农民群众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