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优良的“营养剂”。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这座永不枯竭的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交城县坚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滋养,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进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原动力,焕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
□ 郭超勇
2021年,交城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实施“四创战略”,打造“四张名片”,朝着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奋勇前行。
这,是交城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
这,是交城重塑优势的求实部署;
这,是交城争先进位的战略机遇;
把握新方位、扛起新使命、打开新局面的千钧重担,落在了新时代交城人的肩上。
2021年2月,交城县党史学习教育拉开帷幕。全体党员干部锚定中心目标,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示范引领 全覆盖学习
率马以骥,履践致远。交城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第一时间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党史学习领导小组,以上率下、高位推进,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县各级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内宣、外宣、线上、线下持续造势发力,多平台同步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生动记录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动态、亮点与成效。及时组建巡回指导组,通过实地走访、抽查检查、访谈交流等方式,实现对全县十系统八乡镇督导全覆盖,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亮点频现 多举措推进
这是一场全面深刻的思想盛宴,更是一次正当其时的精神洗礼。自党史学习教育按下“启动键”以来,交城县运用新模式,多管齐下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亮点纷呈。
实施“周例会、周汇报、周反馈、周通报、周周练”五周计划压实学习教育。上好领导班子研讨“大课”,讲好基层宣讲“小课”,做好新媒传播“微课”,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创新理论。组建理论宣讲、青年宣讲、党校宣讲、巾帼宣讲、红领巾宣讲、校园宣讲、文艺宣讲、乡镇宣讲等8个小分队,创新宣讲形式,覆盖受众近10万余人,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借重大节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七一”前夕组织召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团结奋进、开创新局的浓厚氛围。
利用红色革命遗址,积极打造“一点一线、一村一镇”(即红色文化示范点、秘密交通线、东社村、西社镇)党史教育路线,让红色资源成为滋养初心使命的“活教材”,打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长廊,激励党员干部以昂扬姿态奋进新时代。
聚焦发展 高标准创建
走“新”更走“心”。交城县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产业创优、环境创建、管理创新、民生创享的“红色引擎”。
实施管理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绿色通道。今年以来,交城县对标一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实现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管理创新”,交城县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大力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形成了“一块标准地、一次承诺、全程代办,最终实现企业零跑”的“1+1=0”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同时不断推进“减证便民”,进一步精简审批材料,共出台具体便民措施23项,确保“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高效运行。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中,交城经济开发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转变作风,变“管理者”为“服务者”,把企业需求作为用力方向、企业满意当作最大褒奖,深入一线排忧解难,沉下身子精准服务,以服务的“加法”换取发展的“乘法”,竭力为服务企业发展当好“店小二”,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用高质量服务全方位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创优,夯实转型发展强劲支撑。今年七月,吕梁市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三个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交城县举行,动员全市上下聚焦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硬支撑。交城县坚持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以构建“4+6+N”现代产业体系为总目标,以交城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2021年谋划实施转型项目34个,总投资158亿元。交城县委、县政府于5月中旬在太原举行2021年招商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会,共签约总投资55.2亿元的项目6个,涉及5G通信、文旅康养、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战略协议1个、合作协议5个。这些项目有产业基础、有比较优势、有广阔前景,为交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实施环境创建,共建文明县城见行见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交城县不断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强大声势、注重引导,通过交城县融媒体中心多矩阵、全方位加强文明创建宣传力度;加强整治、优化环境,从空中的蜘蛛网、擎天柱,到立面的门头牌匾、广告条幅,从地面的交通秩序、垃圾杂物,到地下的河道沟渠、管网铺设,交城县在城区、农村、经济开发区、道路交通、市场秩序等多个战场同向发力,做到了全域覆盖、不留死角;示范引领、树立标杆,开展文明典型评选,分别对2020年交城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进行了表彰,对2020年评选的42户县级文明户进行表彰、颁发了奖金;优质服务、助力发展,交城县各窗口服务单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党员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创新方法、提升服务,真正营造了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创城”擦亮了文明底色。
围绕民生创享、打造幸福交城步伐稳健。交城县把民生改善作为最终目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兴办惠民实事,加快补齐公园、绿地、健身场馆等民生事业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实干力行 促民生幸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交城县以实干苦干精神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以实干力度提升民生温度,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问题清单变成项目清单,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纾群众之所“愁”,应群众之所“盼”,一如既往秉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为民理念,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朴素道理,为“交城之治”续写生动注脚。
“分到房啦,终于盼来了,真是太激动啦!”近日,交城县天宁镇东街安居房正式分房。这是交城县为群众办“难事”解民忧的一个缩影。“政之所要,在乎民心。”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难题,天宁镇新一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敢于担当,将下关街与东街安居分房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化解了一系列难题,摸清分房底数,完成安居房工程建设,制定完善分房流程,经过百日攻坚行动,圆满完成了分房工作,群众翘首期盼的安居房问题圆满解决。721户下关街居民与408户东街居民喜提新房,至此,共计1129户居民喜圆“安居梦”。
“大辛村、辛南、贾家寨、王家寨、温家寨已经十几年没有浇地了,但是今年都浇地了,听说是夏家营镇灌溉节水改造项目要动工了,去年我都不敢多种地,老了提不动水了,今年不一样了,有了节水灌溉渠,庄稼丰收就有了保障。”看着自家地里一个个挺拔粗壮的玉米秆和一个个胖墩墩的玉米棒,夏家营镇村民王栋华笑得合不拢嘴。
王栋华说的节水灌溉指的是夏家营镇灌溉节水改造项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夏家营镇向交城县委、县政府申请脱贫攻坚巩固成果项目入库,灌溉节水改造项目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大棚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受益人口可达7300多人。
下关东街有序分房,十年企盼安居梦圆;夏家营镇节水工程,纾难解困补“灌溉”短板;大营村体育公园,景色宜人现“斜河”风光;三角村老年公寓,“一站式”服务安享晚年;供水公司“应急保供”,昼夜奋战保用水无忧;县住建局高效施工,让“位”于民解停车之难;城区道路升级改造,通途连心群众所“盼”;倾力打造综合公园,水滨磁窑生态廊道;“六乱”整治持续攻坚,扮靓县城美丽容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百姓身边的一件件“烦心事”,变成了“开心事”“暖心事”。
历史总是在继往开来中谱写,事业总是在赓续奋斗中成就。交城县将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用党的实践创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推动全县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