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县域·汾阳

汾阳市:“线上+线下”开展校市合作 以“人才洼地”打造“发展高地”

本报讯 12月15日,汾阳市通过“线上”拜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线下”邀请省内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传媒学院、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12所高校领导举行“线上+线下”校市合作推进会,进一步推介汾阳优势和人才政策,以“人才洼地”打造“发展高地”。汾阳市委书记郭红波主持推进会。

吕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欣宁在致辞时说:“汾阳市与12所省内知名高校隆重集会、隆重签约,这不仅是汾阳市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吕梁市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结出的12朵绚丽金花。吕梁市将以此次集中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人才一往情深的期待,对招才久久为功的执着,对引智三顾茅庐的谦卑,持续完善政策支撑、加强硬件配套、创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氛围,为12朵绚丽金花早结硕果‘补养加料’。吕梁市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吕梁这片充满荣耀与希望的沃土上,结合特色资源开发、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等需求,招人才、引项目、转成果、建平台,把吕梁建成各方英才‘拥抱梦想、诗与远方’的圆梦之地。”

汾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正奎从汾阳历史、文化、区位优势、产业体系、转型发展、校市合作等方面推介了汾阳。并指出,深化与高校的战略合作是汾阳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共建省校合作“12大基地”的重要实践,加快推进校市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需求,有助于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汾阳市校市合作有美好前景,面向未来,汾阳市将从为汾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战略咨询、立足“35105”战略目标体系开展科技合作、多层次和多渠道为汾阳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优质高教资源来汾举办基础教育“四个方面”加强与各高校的交流合作。李正奎希望,双方要珍惜机遇,凝心聚力,携手共进、顺势而为,在新时代、新阶段全面深化各项合作,早日实现共赢,共同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汾阳篇章。

在推进会上,汾酒集团副总经理常建伟推介了汾酒;汾阳市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推介了贾家庄村;12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共建“12大基地”合作事宜进行了研讨;李正奎代表汾阳市与12所高校分别签署了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

据了解,近年来汾阳市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基础性战略工程来抓,通过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创新生态新气候和引育人才新沃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此次举办“线上+线下”校市合作推进会,旨在通过加深校市合作,按照山西省委、吕梁市委关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汾阳市与全国知名高校全方位合作。

今年以来,汾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吕梁市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安排部署,依托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特色优势,以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优化服务等举措高标准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智库合作基地、高校优质生源基地、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高校干部人才培养基地、校友招商引才基地、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等“12大基地”建设,激活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截至目前,围绕电子商务、绿色农业、酒文旅融合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领域,汾阳市已与全国31所高校,合作共建了39个基地。其中,与12所“985”“211”高校合作共建了13个基地;与19所省内外高校,合作共建了26个基地。与合作高校共签订合作协议10项,计划合作项目21个。

接下来,汾阳市将继续立足汾阳、面向全省、放眼全国,依托高校人才资源丰富、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结合该市特色资源开发、产业转型升级、 重大项目实施等需求,推动省校合作战略在该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市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深度合作、取得实效,促进人才共享、互利共赢。在“十四五”期间,汾阳市将建设一批省校合作示范点,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对接一批科技项目,转化一批科技成果,落地一批产业项目,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快速成长,为全方位推动汾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