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经济专刊

厚植增绿增收底色

——方山县永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合作社就是我的摇钱树,每年的收入就是从合作社中赚取得,而且工资从不拖欠,按时发放”来自方山县永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社员杨全喜满脸兴奋地说。

方山县永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从2016年12月20日成立以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赢。

党建引领,建立“支部+合作社”模式

按照“党建引领、村集体入股、能人带动、农民主体、共同富裕”的要求, 永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所在的庄上村村党支部切实发挥引领作用,由村委主任韩永平领办,现有成员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非贫困户4人。合作社出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人、成员共同出资,出资总额20万元。村集体入股3万,占比15%;领办人入股4万,占比20%;成员入股13万,占比65%。成员与本社交易额明确记录于个人账户,造林工程劳务费占承揽工程总投资45%以上,并通过银行转账直接支付到成员个人账户。从2016年成立以来,先后承揽吕梁机场、209国道提质增景、横泉水库二级保护区水源地涵养林及退耕还林等造林绿化工程,共计820万余元,吸纳260余人参与造林绿化,劳务收入达492万元,人均收入达1.89万元。特别是2021年以来,该合作社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理事长韩永平不受疫情影响,利用合作社提升影响力,主动承接业务,与“山西省林业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金额400万元,实施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种植核桃楸、杜梨等品种,用工达到300人次,带动了50户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

规范运行,富了村民绿了家园

根据方山县委、政府《关于印发方山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方办发【2020】17号)文件精神,永态合作社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主动开展规范提升工作,成为方山县首批规范提升县级示范社。机构设施齐全,内部管理规范。经行政审批部门登记,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在银行设立了独立账号;“两章齐全”;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办公桌、办公椅、办公柜、文件盒、电脑、打印机等);悬挂明显的标志牌;有建设所需机械设备和合格的技术员、施工员;“七项制度”上墙,有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社员管理制度、决策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会”制度,定期召开并有完整记录。

要让合作社发展的更好,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谋划,向既增绿又增收的目标奋斗。首先提升服务能力,合作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先后赴吕梁市农业学校、山西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了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经营水平,提高了工程质量及完成效率。其次,规范财务运行,加强信誉保障。通过规范提升,财务管理做好“七本账”,独立建账核算,建立总账、明细账、现金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合作社造林所需的水车、发电机、打坑机、除草机等机具一应俱全,依法诚信经营,社会信誉良好,能够很好地带动贫困户脱贫和带动社员增收致富。第三是创新“造管用一体”的发展机制,以增绿、增彩、增财为目标,从单一造林向造林、管护、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

发展生态产业,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方山县永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将继续提升改造,站在新的起点上,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户抱团发展,让更多的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