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不断增大,在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在整个风景园林景观构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园林景观构建的重要载体。一个风格迥异的园林景观设计必然离不开园林建筑的参与,它使园林景观更具整体性与艺术性。在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同时,又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灵魂与核心。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园林建筑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园林建筑充分的应用到风景园林中,希望给相关的人员提供借鉴。
一、园林的主要建筑类型及与园林的关系
常见的园林建筑从建筑文化背景和风格上可以分为中式、西式、现代3类;若是按建筑的形式来分则有亭、廊、榭、花架、棚架、装饰构架等。其中,现代的园林建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类,它几乎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约,只要材料、技术上可以满足要求,设计者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形式。中式或西式的园林建筑一般应用于相应的园林中,设计、修建这2种类型的园林建筑,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得“地道”。
中式园林建筑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类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独具匠心。西式园林建筑在园林中运用较少,而且不易掌握。中国园林建筑离不开中国园林,否则就会把它和中国其他建筑类型混同对待。
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而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如同我国的文化传统一样,具有浓重的民族特征。由于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在建筑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表现得十分自由和灵活,其基本的布局法则与建筑处理手法和西方建筑相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自然式园林中,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依山傍水兴造园林建筑,自然而巧妙地再创山水之情趣,亭台楼阁、曲径长廊点缀在山水之间,美不胜收,令人神往。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息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六是组织游览路线,在园林中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七是范围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植物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三、园林建筑在风景园林中的相关应用
1、休息性园林建筑小品
休息性的园林建筑小品主要强调的是休息的作用,也是以这个词汇为中心展开设计的,通常在这类小品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会注重结合花架、园椅等设施。在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中,经常能看到一些休息的景点及场所,在休息过程中,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亭、台、廊、榭都成为了布局中的一部分,设计师们通过合理布设这些要素,不仅实现了纳凉等功能,还能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景。
2、服务性园林建筑小品
服务性的园林建筑小品也是一大亮点,其具体作用是为了帮助人们增加舒适体验感,例如园灯的设置,这就是服务型园林建筑小品的一种类型,起到点缀的作用,同时又是园林中功能的一部分,能满足人们夜间照明的需要,白天可以充当装饰作用,增加园林活力的同时,也能体现其服务型。
四、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做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渡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在风景园林景观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内涵,体现出园林设计特点。同时,桥亭廊等园林建筑的应用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生机与活力。因此,园林建筑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
(作者单位: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方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