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交城县天宁镇

摸清集体资产“真家底” 打好“清化收”组合拳

本报讯 交城县天宁镇把“清化收”专项工作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创新性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测、评估和定价机制,建立“一户一档案”,确保摸清“家底”,干出实绩。截至目前,这个占全县三分之二人口的“大镇”共摸底合同2412份,全部完成合同认定和调查,摸底问题53条,为该镇更好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压实“三查”,清出“家底”。一是县级督导与镇级指导相结合,该镇党委以“培训、调度、督导贯穿始终”为原则,召开2次镇级培训会,5次专班调度会,对31个村(街、社区)逐个督导,同步开展程序、方法及图斑对照等专题业务指导。二是跟踪问效与量化考核相结合,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挂图作战”,时间表、任务表、进度表全部上墙,镇纪委一天一排名、一天一通报。三是确定了“主要领导靠前亲抓,镇村干部专题培训,专班组长及时充电,政策指导组跟进指导”的提升思路。截至目前全镇共摸底建设用地合同889份、机动地合同892份、四荒地合同289份、经营性资产合同342份。

打好“组合拳”,做大“小文章”。天宁镇在抓实“清化收”专项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推进办法。一是专班人员严格贯彻落实“白天进村入户,晚上分析研判,周一三五组长汇报,集中处理问题”的工作制度,全镇集中精力攻克“地大难测”的难题。二是针对厂房区、经营区合同价格开展第三方评估,然后引入公开招标竞争机制,为集体土地发包合理定价提供了可推广样板。三是采取“第三方+村民代表+监委会”模式进行土地实测,土地统一编号制作电子台账,切实保证了“三查”工作质量。四是事实认定手续完备。既有市下发统一模板,又有规范合同、原始合同、影像资料等佐证材料,分门别类“一户一档案”留存,具有良好的法律效力。五是聘请专业律师,针对特殊难题同步调解和起诉解决,运用法律手段破除障碍。六是强调跨部门“联合作战”,打开了多方合力共同奋战“清化收”工作的新局面。

(邓子懿 曹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