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康礼清:在乡村振兴中践行使命与担当

□ 张睿旭 车晋云

2021年10月,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和嘱托,带着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满腔热血,柳林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康礼清踏上了金家庄镇北辛安村的驻村之路。到任后,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的他经历了工作岗位的快速变化,身份角色的不断适应。严格按照“四不摘”要求,把脉问诊解民忧、真抓实干聚民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北辛安村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强化思想激励 传递政策聚民心

康礼清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柳林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担任中队长职务,对于组织的委派他毫无怨言、欣然接受。驻村以后,他深刻感受到压力和责任的重大。为了能够尽快进入角色,他认真钻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认真揣摩做好驻村工作的经验和技巧,摘抄乡村振兴政策笔记。同时,他把宣传好、贯彻好党的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利用村微信群、乡村大喇叭作进行宣讲。并带领柳林县新时代宣讲队北辛安村小分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到群众家中,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民生保障、小康建设等好政策好声音,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全面小康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会30余次,累计参会人数达500余人/次。

吃透村情民意 增进干群鱼水情

进驻北辛安村后,康礼清从“认门、认人、认事”做起,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村民产业发展,与独居老人唠叨家常,与党员谈心谈话,向退休村干部请教村情民俗,把自己融入北辛安村的群体,成为村里的一份子。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全村353户1021人防返贫户摸底核查工作,对全村脱贫户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和生活开支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诉求有了清楚的了解。根据走访调研实际情况,建立了防返贫动态监测表,并将10户24人易返贫对象监测表张贴在办公区醒目位置,加强预警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与北辛安村干部群众达到了情感上融合、思想上契合、工作上配合。

抓牢疫情防控 织密安全防护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康礼清与村两委根据金家庄镇党委政府统一要求,结合北辛安村实际情况,在村路口设立了卡口,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等人轮班24小时值守,对过往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监测,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劝返。休息之余,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宣传中,通过喊喇叭、挂横幅、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为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少出门、多洗手、不聚集、勤通风,不断增强群众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4月19日,北辛安村全民做核酸期间,他更是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放弃了休息吃饭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秩序、体温测量、登记信息,确保全村293人圆满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聚焦纠纷化解 贴心服务解民忧

处理好基层矛盾纠纷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驻村以来,康礼清努力践行“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协调解决了土地争议、邻里、房屋地界等矛盾纠纷20余件。村民王某向吕梁市12345服务热线反映,黑苏公路改造工程车在运输水泥过程中损坏了他家的路面。针对该信访反映件,康礼清立即与当事人王某进行沟通,并实地走访了周边居民,了解到王某反映情况属实,但该路段属于集体所有,路面损坏后影响到王某出行。经康礼清与工程队协调,及时对路面进行了修复,使王某的反映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康礼清用实际行动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减少了信访隐患、筑牢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同时,通过一件件小事,架起了驻村工作队与北辛安村民的“连心桥”。

搭建销售平台 拓宽致富新渠道

在走访过程中,康礼清了解到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因没有销售渠道,导致产品积压,严重制约了该合作社的发展。针对该情况,他一方面利用网络,将一张张拍好的农产品照片上传到自己的朋友圈,并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单位同事转发,另一方面及时联系派驻单位柳林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利用职工灶进行销售。通过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累计为合作社销售辣椒1.7万斤收入4.9万元,辣椒酱、西红柿酱各70盒收入7000余元,切实帮助群众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康礼清始终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作为他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北辛安村村委和全体村民心中树立了威信、凝聚了人心、传递了正能量,各项工作得到了金家庄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