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灰、刮泥浆、切割、铺砖、衡量……每一道工序都做得有板有眼,经他手砌筑的墙面,美观整洁、细节精致。他是砌筑工李小林,在去年我市举办的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作为中阳县推荐选手参加砌筑项目比赛,凭借过硬的砌墙技能一举夺得大赛冠军,成为“技术状元”。在采访中,他在建筑工地上给工友们一边做着示范,一边讲解砌筑砖墙的标准与要领。
今年50岁的李小林出生在临县大禹乡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的他很顽皮,初中没念完便辍学。18岁时,他就跟着堂兄走出家门学习砌墙技术,很早开始了“打工”生涯。在工地上,新来的学徒必须从打杂小工做起。和灰浆、挑泥沙、搬砖头……无论是啥脏活、累活,只要需要,他都愿意干。一有空,李小林就跟着堂兄跑到砌墙的老师傅那里学习。为了尽快学技能,他经常默默观察不同师傅的砌筑方法,博采众长。整天吃住在工地的李小林,白天晚上都在琢磨着老师傅的砌墙技艺,“水平线要怎么拉”“砖块的水平缝该有多厚”等诀窍,他都要求自己了然于心,力求做到“零误差”。有时,趁着大家休息吃饭的时候,他就拿着砌刀练习,慢慢地熟悉了砌墙这门手艺。
砌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砌墙,砌筑工俗称“瓦工”。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缝隙均匀、接槎牢固,每一项都是考量技术高低的标准,看起来像是简单的体力活,实际上里面包含着很多知识。比如,半圆、椭圆之类的造型,如果没有专业的几何知识,就做不出好看的造型。学了一段时间后,李小林才发现,由于读书少,自己对几何知识、图形测算很难理解,直接影响了作品的美观,这让他非常难过。“那会就是后悔为啥没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那样的话把砌墙技术学精相对也会快很多。”李小林说,还好自己一直坚持,没有放弃,遇到不懂的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技术原理和科学道理弄个明白,这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看我的手指特别有力,这都是长年累月砌砖形成的。”李小林说,干这活没啥诀窍,就是眼勤手勤、细心认真,肯用诚心干活,不敷衍了事。否则,有时候会因为一块砖,毁掉大半天的辛苦,也会因为不用心做活,失去顾客的信任。学习砌筑六、七年后,他从原来的技术学工变成了团队组长,成为了砌筑行业里小有名气的师傅。
“做小工,挣的是苦力钱;做瓦工,干的是手艺活。有手艺才能自己养活自己。”做出点成绩来,是李小林学瓦工最初的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靠着勤学苦练,30多年后,李小林的工资也从当初的每月几元钱,一步步涨到现在的年收入十多万元,成为了砌筑行业小有名气的“大师傅”。多年来,李小林砌过的墙不计其数,但无论工程大小,他都要把它做好、做精。如今,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也教出了不少学徒工,平时,他还是喜欢和工友们一起扎在工地。在他看来,砌墙不是一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劳动,而是一门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他说:“砌完的每一堵墙,都是我们瓦工的‘工艺品’。”
如今,在建筑行业,优秀工匠十分抢手。荣获“技术状元”这个称号后,李小林对自己的技术更加自信了。“干瓦工3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大家各有各的手法,互相学习到了新的技术,要是以后还有机会,还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李小林现在的目标是,让自己的团队发展壮大,带出更多更优秀的瓦工,砌好每一块砖、每一堵墙,向建设单位交出满意的作品。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恒心、勤学习,‘泥瓦匠’也能成为大师。”李小林希望有更多的90后、00后能够加入到这个行业,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