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青
“坚强的党组织领导,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在华晋公司,‘党建+’模式已经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党建工作始终发挥着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华晋焦煤沙曲一号煤矿矿长司剑说。
2022年,华晋焦煤沙曲一号煤矿认真贯彻落实两级公司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思路,紧跟“三个三年三步走”和“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的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党建+”模式,坚持“安全为天、生命至上、智能高效、造福员工”的安全生产理念,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的原则,坚持“制度管人、流程办事、依法依规、高效运行”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作用,教育引领全体员工以落实责任为基础,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立足从源头上管控风险、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消除隐患,矿井安全基础持续巩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培根铸魂 高举“党建旗”
党委中心组严格执行“首要议题”制度,全年共开展了14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及国家、省市、两级公司的相关精神要求。开展集中宣讲4次,覆盖率达100%,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作为党委中心组提升改革的特色工作。制定了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方案,扎实开展了政治理论教员的培训工作,每月开展一次针对矿领导及党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的专题授课,通过授课切实做到学习内容上下统一,推动基层政治理论学习上新台阶,学理论、提境界、强本领,成为矿井重大决策和发展的“主心骨”和“定盘星”,为矿井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
实施“党建+中心工作”双向渗透、互促共赢新机制,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抓安全、稳生产、增效益、保稳定、谋发展”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矿井稳健发展蓄势聚能、保驾护航。构建了五级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五级成本管控模型等组织架构,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联动、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高效管理模式;把责任层层传递,将目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压力细化到人,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安排到位、考核到位、落实到位,逐步形成精简集约、运行专业、高效务实的管理架构。
对干部“下基层、到现场、进班组”实施方案重新修订下发,落实干部“下基层、到现场、进班组”工作,干部下井次数平均每月达132人次。进一步提升干部现场管理能力,将问题、矛盾在一线解决,进而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工会、共青团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群防群治,形成合力。全矿97名群监网员、青监岗员共查出隐患问题7900余条,已全部整改完成。
形成“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支部(队)分级考核监督”的党管考核监督、行政管业务的党管成本工作模式,党组织全过程参与成本管控,主要发挥考核监督作用,坚持“经济效益为根本”,树立“以价值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的理念。坚持制度管人、流程办事、统一思想、严格要求,对标两级公司制度体系建设和广大职工期盼,进一步完善了各专业的管理运行体系,共优化完善了53项管理制度、制定了60项工作措施、62项工作标准;做到了凡布置必有检查,凡检查必有考核,凡考核必有奖惩,凡奖惩必有对标,凡对标必有总结,凡总结必有提炼,凡提炼必有升华。通过试点先行,初步建立了以精益生产为主的成本管控体系,制定了杜邦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实施方案,构建起与新焦煤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制度运行体系。
全矿在册总人数比分矿时累计减少了13.76%,但原煤产量指标比分矿时提高了92.49%,开掘进尺提高了43.21%,钻孔进尺提高了36%;这些成绩不仅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装备的提升、工艺的改革,更得益于沙曲一矿对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建立了符合企业发展的良好组织架构。
精神塑造 扛起“文化旗”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更是企业发展的硬动力,是企业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源泉。沙曲一矿立足高标准、高站位、高层次、高品位、高要求,扛起“文化旗”,全面强化矿井文化建设,
始终坚持以“发展企业、奉献社会、造福员工”为宗旨,秉承“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团结、奉献、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全方位加强文化建设,传承文化底蕴,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将每一名员工都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让“苦干实干拼命干、会干巧干用心干”成为每个员工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让企业员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工作,使企业管理更加人性化、情感化,充分激活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建成了3个标杆党支部,其中综采一队党支部被省国资委评为“省属企业标杆党支部”。通过开展“标杆党支部”工作,有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矿井党建工作“走在前、作表率”,努力使基层党支部工作水平提质升级,党员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职工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为全方位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集团公司第一个“三年三步走”的奋斗进程中,沙曲一矿荣获了山西焦煤5项集体荣誉、146项个人荣誉,其中:一级功勋团队1项,三级功勋团队1项,优秀奋斗者团队3项,三级功勋个人2项,优秀劳动者42人,先进工作者102人,奖励更是一万元到十万元不等!充分利用文化长廊、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开展功勋团队、功勋个人、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模范区队、模范班组、劳模标兵等专题宣传,推动安全文化进区队、进班组、进家庭;真正做到视频上有影,突出正面引导;网络上有声,突出正向激励;橱窗里有相,突出正统教育;疗养上有地,突出正气鼓舞;媒体上有名,突出正派作风;通过文化宣传、舆论引导和考核奖励,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以矿为家、矿兴我荣的主人翁意识。奋斗成果激发着员工!奋斗事迹鼓舞着员工!奋斗回报惊羡了员工!致敬奋斗、倡导奋斗、鼓励奋斗成为沙曲一矿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重要激励举措。他们的那种善于思考、创新,精于实干、团结,敢于担当、挑战的精神更是为矿井高效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兴企。
自主创新 竖起“科技旗”
沙曲一矿建立了完善科研体系,竖起“科技旗”,充分激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面向国内、面向行业科技前沿,以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为导向,集聚精干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施了一批具有实用性、前瞻性、全局性的科研项目。
2022年度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矿井研发项目特别是自主研发项目数量大幅提升。开展实施科研项目38项,其中委外项目11项(新增3项,顺延8项),自主研发项目27项;科研项目稳步推进,3项合作研发项目具备结题验收条件,其中沙曲一矿定向长钻孔区域压裂卸压保护大巷技术已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取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受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较上年度提升440%;在科研投入上下功夫,加快了项目资金归集进度,特别是自研项目的资金归集,截至10月底归集科技研发投入10830.65万元,已完成年度考核指标(12000万元)的90.2%;“五小”成果数量大幅提升,收集到成果总数124余项,成立评审委员会对收集到的成果进行甄别筛选、上报公司95项,让职工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让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
增进福祉 展开职工“幸福旗”
“我们聚焦职工关心关注的焦点难点,坚持‘身入’现场、‘心到’基层,努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营造了和谐氛围,激发了奋斗激情。”该矿党群工作部部长、工会副主席曹建琼说。
近年来,沙曲一矿职工收入连年递增,两堂一舍标准化建设为员工提供便利,生活区单身楼的维修改造对标准化系统进行,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设施配置一应俱全,无线网络全面覆盖。两堂一舍14个点分别配置了医药急救药品,生活区职工宿舍、办公区、澡堂、食堂分别配置安装了饮水机43台,解决了干部职工饮用热水问题。集中更换新的保温饭盒800余个,保温棉饭包60个,保温棉水包32个,最大限度保证饭菜的保温。大力改善了职工班中餐的质量,根据时令节气,每周调换菜单,增加菜品、主食、汤类、水果等花色品种每日供餐600余份,保证班中餐菜品多样、分量充足、食品加工卫生安全,保质保量。让职工们在井下吃到可口、满意、放心的班中餐,职工满意度不断提升。
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39户家庭,共计65000元;春节、中秋国庆节期间对贫困、特困、工伤等人员及家庭进行慰问救助,共计107人次,共计56500元;井口送温暖6次,实质性地帮助了有困难职工。
调整了薪酬结构工资,增加了年功工资,下发了《关于部分女职工执行“早九晚五”的弹性考核制度》,职工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新的一年,沙曲一矿将更加注重党建统领,更加注重安全环保,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人本发展,稳中求进,向建设全国一流矿井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