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特写:

老区“红”助力老区“兴”

□ 本报记者 白凯冰

夜幕降临的碛口古镇,月朗风清,消食的游客在沿黄马路上欣赏奔腾的黄河水、在小镇广场上载歌载舞、在古镇巷弄间参观游览、在麒麟山庄观看黄河岸边的实景表演。身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碛口古镇攘来熙往,古城夜市热闹非凡。

“今天晚上的舞台剧十分精彩,碛口镇也是我们在吕梁的最后一站,一路买了很多当地特色商品,有汾酒、沙棘汁、酥饼等,参观了几处红色遗址,感受到了当地厚重的人文历史,整体体验非常好。”从北京自驾游的一对退休夫妻在观看完大型实景剧《如梦碛口》后准备返回客栈。吕梁老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风土人情。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在吕梁这片红色热土上,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吕梁市现有红色文化遗址413处,遍布全境。近年来,我市立足红色热土的优势,深挖红色资源,不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修缮工作,加大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力度,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作为民心工程、战略工程、铸魂工程,为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精神力量。

近日,首届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吕梁)会议在临县召开,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同志以及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等齐聚一堂,就大力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文化振兴、以老区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探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支树平表示,老促会是一支应老区发展而建立、以支持老区为己任的社会力量。我们要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推动老区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动老区文化实现设施、队伍、产业、创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五个振兴发展”,努力创造新时代的革命老区新文化、老区新文明。

吕梁人文历史厚重,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廉政文化、汾酒文化交相辉映,有临县碛口古镇和汾阳杏花村一西一东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5个中国传统村落,文旅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文化振兴发展潜力巨大。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这是延边革命老区光辉历史的真实写照。”吉林省延边州老促会会长高勇表示,“吕梁市与延边州都有深厚的红色历史,通过红色文化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振兴老区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红色是老区共同的底色,振兴是老区共同的使命。吕梁全市将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打造一批文化地标、提升一批文创产品、叫响一批文旅品牌,焕发文化活力,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注入强劲文化动力,以璀璨文化助力老区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