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涛) 近年来,市科协多措并举持续汇聚高层次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近年来,市科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中国科协国家级、省级学会组织人才优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建成了柳林县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岚县沙棘院士工作站等院士工作站7个,专家工作站10个,博士创新站2个,柔性引进院士10名,专家51名。邀请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澳大利亚外籍院士刘科,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以色列、台湾等国内外16名知名专家,举办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交流、岚县马铃薯论坛、临县红枣、吕梁山茶、汾阳酿酒高粱等论坛18场次活动。
围绕“科创中国”吕梁试点城市建设,市科协大力开展“院士专家吕梁行”活动,围绕市委“985”重点产业链,组织“科创中国”省级科技服务团50余人次深入吕梁13县市区60余家重点产业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60余场次,现场服务解决企业政策和技术咨询100余项,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50多项。先后成立山西省煤焦化清洁高效利用和吕梁大数据产业技术联合体、吕梁市药茶产业联合会技术创新中心、孝义经济开发区学会服务站17个学会服务站以及红枣、食用菌等6个“科技小院”。
市科协还积极对接引进山西省医学会在石楼县、孝义市、兴县建立专家工作站;对接山西省作物学会、山西省林学会在兴县建立专家工作站;对接山西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在石楼县建立首家果蔬专家工作站,赋能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