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黑猪品质好 蛇年有新景

□ 杨应平

最早听闻方山县黑猪养殖是在两年之前,直至去年越来越多的人夸赞黑猪肉品质好时,才萌生了要去实地看一看的念头。年前约了好几次,直至春天的到来。

正月初六的方山县马坊镇吴家沟村热闹非凡,远远的充满喜气的秧歌声不觉入耳。换了“行头”的张锦兴兄弟俩一见到笔者就亮出了喜人的成绩单:“2024年他们养殖的黑猪共屠宰销售370多头,销售额达到了130多万元,其中网购占到了三分之一。”

“利润至少能有10个点吧?”

“按正常纯利润拿10个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的黑猪有三个特点,造成了成本的提高,目前还达不到10个点的利润。”

其实,张锦兴对养殖是有情怀的,这已是他第三次回家乡搞生猪养殖了,前两次都以失败而收场。2019年,拿着在上海多年打拼的积蓄再次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生猪养殖史。这一次,他没有急着上马,而是和哥哥张金亮冷静地考察调研市场,辗转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最终把目光投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黑猪新品种身上。于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态花重金购买了5头小猪仔。这一试还不错,在自繁自养、边学边干中发展壮大,到2023年时开始出栏销售。

张锦兴告诉笔者,这种黑猪的品种为太香猪,为了提高品质,他们坚守三个原则,也就是上面说的三个特点,一是坚守自繁自养不外购原则,保证种猪的纯度;二是坚守环保绿色喂养不添加原则,保证猪食的净度;三是坚守圈养放养相结合原则,保证生长周期的长度(10至12个月出栏一次)。

徒步十多分钟,笔者随张锦兴兄弟来到了黑猪养殖基地,虽是寒冬,但群山环抱、植被茂密、空气良好。弟弟张金亮说,也正是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他们因地制宜,采取小猪圈养、中猪散养的饲养模式,并在饲料精细上做文章,除高粱、玉米、红枣、麻子、核桃等多样性杂粮主食外,还按一定比例喂食黄芪、党参、橘皮等多种中草药以及富含多种有益菌的青贮草,就是要追求绿色环保、纯正自然、健康美味的高品质黑猪,让好品质助力好生活。

产下不久的小猪仔在保温箱里来回串跑,张锦兴每天都要留心观察一次,听着“哼哼”的猪鸣声,兄弟俩欣喜无比,他们说:“新年要有新愿景,今日立春,是新希望的开始,我们要扩建养殖基地,争取存栏量从现在的400头增加至600头;要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超市定点、网上下单、社区团购三联动;要提高‘猪至福’品牌效应……”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品牌培育、管理和保护,鼓励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

张锦兴兄弟俩表示,随着存栏量的不断增加,也将建设从方山到省城太原的直达快速冷链物流设施,让大山好物鲜速走进千万家户。

“您有新订单,请注意查看。”微信小程序“猪至福黑猪肉食”的语音提示打破了大家的交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