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通讯员 王永锋) 当前已进入春季森林防火特险期,森林防火形势愈发严峻,交城县多措并举,构建起立体的森林防火“安全墙”,确保日常训练队伍拉得出,监测火情早发现,火源隐患防得住。
抓好体能训练,是提高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在交城县森林草原消防综合救援大队,队员们正在练习水管带铺设的操作,这是有效提高森林防灭火队伍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春防到来之际,交城县森林草原消防救援大队科学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根据队员体能现状,按照有度、有序、有量的要求,扎实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体能技能训练、安全避险及扑火实战演练,日常灭火训练,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扑得灭。“‘以巡代练’是我们这支队伍特有的训练方式,除了野外训练,我们定期开展防火知识和技能训练,确保所有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各种森林防灭火机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扑火队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扑火能力。”交城县森林草原消防综合救援大队队长张益伟说道。
在强化救援队伍实战训练的同时,交城县着力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森林防火智慧监测中心的25个双光谱热成像摄像头同步监控着林场各屏区域,如有火苗、烟点出现,就会被摄像头捕捉和监测到。在技术赋能的背后,还有24小时人工值守的“双重保险”,在交城各地段进山路口都有护林员轮班值守登记和排查进山人员,构筑起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的林火监测体系,力求做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真正压实“最后一公里”管护责任。
清明节期间,交城县国有林场进山路管护站在林区要道和景区入口增设防火检查站,增加巡护人员、加大巡护密度,对野外民俗用火等严格检查、劝阻,坚决把火种火源堵在山下林外。为了引导群众文明安全祭扫,交城县对县域内的祭祀点进行了改善,设置集中祭祀点297个,目前已实现全县镇村全覆盖,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火源,降低了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