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娟娟
近日,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张安才带领20余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第五次走进梁家河,通过实地研学、情景感悟,深学细悟梁家河精神,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淬炼初心、砥砺使命。
夏日的梁家河,山峁叠翠,绿意盎然。走进这个承载着特殊记忆的小山村,党员们先后走进村史馆、村党支部旧址、沼气池遗址、知青旧居,聆听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村工作、生活情况的介绍,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插队生活经历、梁家河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乡亲们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建立的深厚感情。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住窑洞、睡土炕,却始终把‘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挂在心头,今天我们走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更要记住‘人民’二字重千钧。”在知青旧居前,该协会老党员李翠英抚摸着墙上的旧照片感慨道。通过讲解员生动地讲述,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一个青年如何在黄土地上扎根、成长,将个人理想融入为群众谋福祉的实践中,深刻领悟“梁家河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梁家河村史馆前,张安才带领全体党员整齐列队,右手举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山谷间回荡,既是对入党初心的重温,更是对使命担当的再承诺。
张安才说:“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要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思想上扎根、在行动上落地。我们要把‘梁家河精神’带回吕梁,用公益行动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作为吕梁公益领域的标杆组织,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自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以“一群人、一条心、一辈子、一件事”为奋斗目标,以“公益献爱心、久久暖人心”为核心理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七年来,该协会累计开展公益活动943次,资助困难学生300余人次、困难学校81所,慰问孤寡老人超1.2万人次,捐赠物资及善款累计达900余万元,更率先在山西公益组织中开创援疆援藏、海外捐赠等创新项目,让“吕梁温度”跨越山海。
这份坚守与担当,换来的是沉甸甸的荣誉。山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省‘两新’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而最珍贵的,是群众口口相传的“久久暖人心”口碑。“协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指引。”张安才表示,此次梁家河之行既是一次精神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使命的再誓之旅。
下一步,该协会将深化“党建+公益”模式,聚焦困境儿童教育、老年群体关怀、乡村振兴帮扶等领域,推出更多“精准滴灌”式公益项目,用更实的举措、更暖的行动践行“久久暖人心”的承诺,让公益之光点亮吕梁的每一个角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吕梁篇章贡献公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