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县大禹乡前刘家庄村奋山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菇农老刘欣喜地盘点着今年的收获:“邮储银行100万贷款真是‘及时雨’,从15万棒到25万棒,规模上去了,收益翻着跟头涨!”他身旁的现代化冷库与烘干设备,将这份“菇事丰年”稳稳送入市场,诉说着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湫水河畔,大棚林立,一根根枣木菌棒整齐排列,悄然孕育着临县乡村致富的希望。从零星试水到集群崛起,临县食用菌产业在政策与金融的双翼托举下迎来腾飞。
自2013年起步,特别是2017年以来,当地政府以累计超过4.1亿元的强力产业支持政策为引擎,推动“枣木香菇”品牌壮大成势。如今,全县14个乡镇、49个村、92个经营主体、98个生产基地星罗棋布,2800万棒的种植规模、2.8万吨产量、4亿元产值,共同勾勒出一幅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
邮储力量精准滴灌,产业筋骨愈加强健。临县食用菌产业的每一次拔节生长,都伴随着邮储银行临县支行金融活水的润泽。2017年该行敏锐捕捉产业风口,主动作为,将食用菌贷款纳入重点支持领域,以“农保贷”为主力产品,创新推出贴息后仅3.1%的惠农利率。这不仅仅是数字的优惠,更是银行对地方经济脉搏的精准把握与服务实体的坚定承诺。短短五年间,邮储银行临县支行的食用菌产业贷款结余从1200万元跃升至2700余万元,成为支撑产业规模从起初5万棒向5000万棒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的核心金融力量。
政策协同铸就合力,振兴之路行稳致远。临县食用菌产业的成功,是金融资本与行政力量同向发力的生动实践。邮储银行的低息信贷资金,与地方政府持续数年的补贴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品牌打造举措深度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政策+金融”组合拳。在“合作社为主、农民办为辅”的模式下,规模化种植占比已达35%,冷库、烘干等初加工设施成为基地“标配”。奋山家庭农场的蝶变并非孤例,其背后,是邮储银行携手地方政府,为众多合作社及种植户提供从扩大再生产到延链强链的全方位赋能,让“小农户”真正融入“大产业”,共享发展红利。
“枣木香菇”香飘四方,产业兴旺梦圆山乡。当邮储银行的资金“活水”源源不断汇入吕梁山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临县食用菌产业正朝着5000万棒的目标加速前进。金融赋能产业的故事背后,是邮储银行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初心使命,也是金融服务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临县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