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以前点份炒饭,为凑满减多买的小吃总吃不完,现在好了,商家有‘一人食套餐’,想不要餐具也能选上,再也不瞎浪费了!”市民康女士在外卖点餐后,忍不住跟记者分享这份变化。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外卖成了不少人吃饭的首选,可便捷背后没少带来浪费的麻烦。为优惠多买、餐具过度包装等问题不少人都遇见过。市民王先生说:“之前为凑‘满35减5’,硬加了份饮料,最后饭没吃完、饮料也剩着,心疼又可惜。”还有市民反映,“明明选了无需餐具,送来的餐盒里照样有筷子勺子,扔了浪费,留着又用不上。”
不光消费者犯愁,商家也有苦衷。“我们也没办法!”市区某家常菜馆李老板坦言。过去一份18元的宫保鸡丁满减外加包装费用和配送费用后,实际的收入不足10元,为吸引顾客送的饮品、小零食常被浪费,“怕因没送餐具被打差评,索性全配,每天光浪费的成本就有几十块钱。”
好在现在这些浪费情况正在逐步改善。记者打开多个外卖平台看到,不少餐馆首页都贴着“厉行节俭”“够吃就好”的提示,宫保鸡丁、肉炒土豆丝这些家常菜,都能点“半份”,一个人吃正合适。除了餐品分量优化,包装也更环保,部分商家也开始使用可降解的环保餐盒和包装材料。
拒绝浪费既是对资源的珍视,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在此呼吁,消费者点餐时可优先选择“小份餐”“一人食”,根据实际食量下单,避免为凑满减盲目加购;如果时间允许,选择堂食既能按需点餐,也能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同时期待平台进一步优化促销机制,多推“小份菜满减”“按需优惠”,商家持续丰富节约型餐品选项,让“厉行节约”成为外卖消费的常态,让节约风尚融入每一次用餐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