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版头

兴县:全民素质培训让待业青年实现“就业梦”

□ 本报记者 曹永亮 本报通讯员 张亚东

“没文化、缺技能”,一直是制约待业青年实现劳动就业的最大瓶颈。今年国家实施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为广大待业青年带来了福音,送来了机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体会到了劳动就业的幸福。

兴县亚龙超市二部店长李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了收入,心里不慌了”。距离今年秋季开学还有一段日子时,她就早早给孩子们置办好了学习用品和开学所需的其他费用。这一切源于她拥有了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今年28岁的李宁是有着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了,每年孩子开学仅学费就得三千元,对她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去年这个时候她还是个待业青年,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经常为生活费用而担忧。李宁称:“以前家里全靠老公一人挣钱养活,工资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孩子开学就发愁,现在我有了工作,再也不用为这些事发愁了。”

关于李宁找工作的事,得从兴县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说起。今年3月兴县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开始后,李宁第一时间来到兴县亚龙职业培训学校参加培训,成为了首批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当时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学的是市场营销,培训了几天觉得很实用,没想到培训刚结束就找到了工作,月工资可以挣到4000块以上。这份工作改善了我的生活,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确实是个惠民好政策。”李宁很珍惜眼前的这份工作。

据悉,兴县亚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兴县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的承载企业,自全民技能培训以来,该校陆续开展了市场营销、网络销售、护理护工、汽车驾驶、职业经理等15个专业,开展培训8期,参训学员400余人次。

据兴县亚龙职业学校校长刘志成讲,目前,学校已经与南京点石集团、百世快递公司等8家公司签订人才输出订单合作协议,将学校培训的学员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作为政府的培训学校,下一步,将切实履行好办校职责,继续抓好培训质量的同时,积极走出去与用工企业、用工单位对接,点对点培训学员,努力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就业一批,让全民技能培训给待业青年、贫困家庭送去技能,带来经济效益,助力全县精准脱贫。

为了帮助全县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脱贫,今年兴县规划了亚龙职业学校、斯思家政培训学校、宏恩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三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培训待业青年2652人,其中有1000余人实现了靠技术吃饭的梦想。

如今,越来越多的兴县待业青年和贫困家庭成员正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实现脱贫。据了解,兴县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技能培训来实现劳动就业全覆盖,让技能提升成为人民群众增长本领摆脱贫困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