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政协主席桑小平,县政协常委、文物旅游中心副主任张启之反映:近年来,世界各地博物馆安全事件频发,失火、失窃案件时有发生。做好博物馆安全保护工作,防止因安全问题导致馆藏文物的损毁和缺失,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更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
为此建议:
一是对重点文物实行分散保护。按照文物价值高低,对馆藏文物进行分类处置。对于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特别是国家级文物,通过各地分散保存的方式予以保管,避免因火灾、盗窃等安全事件发生而导致珍贵文物的集体损毁和丢失。
二是加快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档案建设步伐。配备必要的文物保管软件设施,加快馆藏文物数字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存储,建立文物数据清单,做到底清数明、档案完善、实时更新、查用方便。
三是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工作。健全完善文物监管制度,安排消防、安保、设备支持等部门组成2支以上队伍,实行24小时不间断交叉监管,特别是加强对陈列展室、文物库房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加大高科技投入力度。加大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安全探测、实时监控、指纹识别、人脸虹膜、文物电子标签定位等高科技设备投入力度,为文物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设立电子巡更系统,实现对安保人员巡逻的管理和记录,防止巡查管理的漏洞差错。
五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博物馆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系列应急管理制度,定期举行消防、防恐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证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