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知州分为两种:“直隶州”知州,直属于布政使,从五品(乾隆后改正五品);“散州”知州,归知府管辖,从五品。合州以前有几个属县,算是直隶州的设置,后来逐渐裁撤,到雍正六年,属县撤完,就算是“散州”了。于成龙上任合州知州时,合州有铜梁、大足、武胜三个属县,加上合州,总共是四个县的规模,当时应该还是直隶州设置,但已经归重庆府管辖了。于成龙的知州是从五品官,年俸八十两,比在罗城是要多一些了。
直隶州知州的职权,既类似于知县,也类似于知府。他要直接管理本州的一切事务,类似于知县;又要领导几个属县知县,间接管理属县事务,类似于知府。他的助手有州同、州判,下面还有巡检、驿丞、闸官、税课司大使等数量不等的属吏。
于成龙上任合州知州时,由于地方荒残,人口极少,官员的配置很不齐全。据王若东等人所著《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中介绍,三个属县当时都不设知县,全由于成龙一人兼管。登记在册的百姓据说只有一百余人,每年正赋十五两左右。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合州,几乎就是个空州。
于成龙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