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浓浓关爱系桑梓 无私奉献寄深情

□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本报通讯员 霍爱兰 陈贞

薛建辉和朋友们为石楼县的孤儿和留守儿童送去温暖

有一种温暖叫无私奉献,有一种关爱叫桑梓情怀。在石楼县,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从小就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了那份应有的父母的疼爱。他们有的寄养在亲戚的家中,有的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失依儿童”因为特殊的经历,生活与精神都经受着别人无法了解的伤痛,他们是被忽略的群体,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

近年来,这个特殊的群体,引起该县外出创业人士薛建辉的关注,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情系桑梓,致富不忘家乡父老,去年开始,专门抽出时间回来走访看望这些孩子,给他们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给予这些孩子们温暖与关爱,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近日,事务繁忙的薛建辉再次风尘仆仆专程从山东赶回来探访这些孩子们,这一次他带着10多位山东朋友的捐款,并特意邀请山东的两位企业家朋友一起来他的家乡——山西石楼献爱心送温暖。他们顾不上旅途劳累,一回来就直奔预先联系好的孩子们家中,初冬雨夹雪的天气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不顾坡陡路滑,一家一家走访探望,给每个孩子送去书包、钢笔、彩笔、铅笔、橡皮、作业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以及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大小精心挑选的鞋子和200元钱。拉着孩子们的手亲切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

在马村,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12岁的男孩李新荣(化名)正踩着凳子帮奶奶钉钉子、挂门帘,看到陌生的叔叔阿姨进来显得手足无措。已经79岁高龄的李新荣的奶奶告诉我们,在李新荣3岁的时候,妈妈就病故了,一直由她抚养。看到薛建辉给孩子带来的钱物,老人家拉着他的手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小蒜村的小女孩张娅婷(化名),只有7岁,父母离异,奶奶去世,现寄养在城里的姑姑家,看着小女孩背上粉色的新书包高兴的样子,薛建辉这个七尺男儿掩饰地侧转身子拭去眼角的泪水……

在小蒜镇教鹏公式村,11岁的女孩韩乐乐(化名),父母离异,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奶奶有病在身。接过送给她的礼物,女孩腼腆地说: 谢谢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不到两天的时间,薛建辉一行探访了10个孩子,给他们送去冬日里融融的暖意,带着对家乡父老浓浓的牵挂,来不及看望亲戚朋友便匆匆地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据了解,薛建辉今年30来岁,石楼县蓬门村人,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现在山东拥有自己的公司——山东泽润百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做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研发、培训服务。他的两位好友都是山东人,一位姓闫,做工业控制柜、低压电气销售。一位姓李,做工业计量系统。作为成功人士,他们并不想张扬,只想实实在在做点好事,把温暖与关爱亲自送到孩子们的身边。

“明年合适的时机,我还会动员朋友们,继续对咱石楼的孤儿和留守儿童送温暖。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石楼无依儿童,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薛建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