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话题属于同龄人。我该如何选择社团?宿舍室友如何和谐相处?所爱之人在哪一个转角才能遇到……一个个充满选择焦虑的问题,成为新生们最想跟学长学姐交流的话题。
“不少‘才艺小白’加入了社团,在师长前辈的教导下,成了社团达人,拥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之前‘大门不出、两腿不迈’的宅男宅女,在大学图书馆、实验室中,‘宅’出了一份又一份科研成果;被家长念叨‘满脑子就想着玩’的同学在大学中也能玩出花样,创业当上老板,带着一大帮人在‘玩’中赚钱。”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苏晖阳看来,大学其实是一个踏入多元社会的“换乘站”,无论是哪一种选择,细细躬耕、脚踏实地,都照样能够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若是自怨自艾、沦为‘佛系少年’,看似‘躲过了一劫’,实则是抛弃了自己的选择权,变成了一根随波逐流的‘海草’。”苏晖阳笑言。
如何摆脱这些焦虑?过一个充实自在的大学生活?
苏晖阳说,和“不再焦虑”的学长学姐交谈,大家都会谈到一个共同的经验,那就是坚定、拼搏和不服输:“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无论走的道路是否如原先设想一致,只要坚定信心,不断奋斗,定能‘条条大路通罗马’,奋斗出精彩无悔的大学生活。”
(邓晖 晋浩天)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