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刊

增援河南 吕梁消防在一线

7月20日,河南郑州紧急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防汛抗灾形势十分严峻。7月21日,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调派,迅速调集43名消防指战员、9辆消防车,携带器材7类680件套水域救援服等个人防护装备45件套、橡皮艇8艘、救生衣45件、救生圈25件、抛投器5件、浮艇泵2套、手抬机动泵5套、远程供水装置1套等器材,增援河南,投入抗洪抢险救援的一线。

政工动员在一线

党员突击队,先锋模范带起“头”。吕梁消防救援支队紧密结合实战任务,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了一支由8名党员先锋岗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在青要山镇填装抗洪沙袋任务中,党员突击队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增援河南的队伍里,有这样一对兄弟。刘建国,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7月21日凌晨随山西总队增援队伍到河南洛阳参加抗洪抢险,组织并随同救援队伍在新安县青要山镇为抗洪一线填装沙袋4000余个,家里老人重病,但他始终坚守岗位,其任职于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消防救援站指导员的弟弟也一同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此次出征河南,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忧,二人协商后,只是简单地说近期公事繁忙,没时间回家。兄弟二人作为党员干部,带头冲锋战斗,为基层消防员树立了优秀标杆,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重温誓词,鼓舞斗志聚力量。在抗洪一线,吕梁消防救援支队开展重温入队誓词活动,增强指战员荣誉感。推选先进典型乔梁,身兼战斗员与后勤饮食保障人员,每日为全体指战员提供饮食保障的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付出,尽职尽责。

战地之声,纪律严明再教育。吕梁消防救援支队联合洛阳支队举办战地之声广播,为指战员报送每日灾情战报,开设早晚间音乐点播环节,受到广大指战员热烈欢迎;开展营区及车辆条幅布置,营造良好战地动员氛围;对每名指战员进行谈心谈话,思想摸底,利用晚点名时间对全体指战员进行八条战备纪律和八条群众纪律再学习再教育,提高指战员政治站位,增强指战员政治意识。

战地生日会,关心关爱暖心田。7月24日,恰是山西增援河南的赵斌、乔梁2名消防指战员的生日,队友就地取材,用路边野草野花为他们编织了“生日帽”,并组织大家集体献唱《生日快乐》歌,在做好战时鼓动宣传的同时,也展现了消防指战员乐观开朗、不怕吃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防洪防汛课堂火热开讲

随着救援任务重心逐渐由一线转到驻地,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增援河南的消防队伍针对灾情抢险的进展进行了工作部署,消防指战员自21日到达河南新安后立即开展救援工作,赴新安各乡镇开展抗洪培训,防洪防汛课堂在灾区火热开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群众掌握一些基本防洪防汛知识,在面临灾难的时候,自救的同时也能救助他人。”27日,在河南新安县五头财政所院内,培训人员说道。

在新安职业技术学校备勤点,消防宣传人员开展抗洪抢险、消防安全专题培训以及实操实训,手把手教授现场群众、民兵消防救援绳结的打法,讲解防汛抗洪的基础知识、讲授河道防汛、洪水的灾害和预防、暴雨灾害与防护、山洪灾害等防范措施。

除了消防安全培训,消防人员在新安县城市管理局人员的带领下,赴新安县城低洼处易发生积水区域进行巡检,到达新安县中医院、新安县双虎家私、森茂家具城,开展巡检工作。通过培训,不仅增强了群众的防汛抗洪意识,营造了良好的防汛氛围,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转战鹤壁 增援力量再出发

7月28日,吕梁消防增援力量接到调派转战鹤壁。自7月21日执行跨区域增援排涝抢险救援任务以来,吕梁消防增援队伍主动承担急重险阻任务,维护驻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4000个、500余人、14次,一个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消防指战员义无反顾地向前。

4000个。7月23日下午,得知抗洪一线紧缺筑堤沙袋,驻扎在洛阳市新安县的吕梁消防指战员闻令而动,奔赴水位正在上涨的新安县青要山水库附近,展开沙袋装填和准备工作。经过近24小时持续作业,24日中午,4000余个沙袋填装完毕,顺利运往新安县的各个水库。

500人。在新安职业技术学校备勤点,消防宣传人员开展4次抗洪抢险、消防安全专题培训以及实操实训,先后有500余人学习防洪防汛防火消防安全常识,手把手教授现场群众、武警官兵消防救援绳结的打法,讲授防汛抗洪的基础知识、河道防汛、洪水的灾害和预防、暴雨灾害与防护、山洪灾害等防范措施。

14次。吕梁支队联合洛阳支队举办战地之声广播,期间,为指战员报送每日灾情战报14次,开设早晚间音乐点播环节,受到广大指战员热烈欢迎,并对每名指战员进行谈心谈话,思想摸底,传递温暖。

据了解,自21日凌晨出发增援河南,吕梁消防连续支援河南新安、偃师、鹤壁。巡坝、排涝、装填沙袋。白天顶着高温湿热天气进行作业,深夜,大家轮班继续坚守岗位,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救援仍在继续,吕梁消防目前还在鹤壁,随时做好排水排涝和周边群众的疏散工作,他们用行动诠释“晋豫同心抗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