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

唯一一位见证从《抗战日报》创刊到 《晋绥日报》终刊的报社领导人——常芝青

□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晋绥日报总编辑常芝青

战争年代,每当夕阳走下山坡,炊烟从河谷飘过,夜幕笼罩山西省兴县高家村的时候,《晋绥日报》的窑洞里,亮起一盏盏昏暗的麻油灯。寂静的山村里,可以听见蔚汾河从村南果园边潺潺流过。夜深了, 传来常芝青同志的咳嗽声。他伏在特别照顾他的煤油灯下, 抽着报纸卷的烟叶, 嘴里习惯地嚼着撕碎的报纸, 聚精会神地思考着,飞快地书写着什么。他常常从黄昏到天明, 废寝忘食地工作, 从每天版面的安排到新闻、评论的内容和标题, 都一一仔细地推敲琢磨,用心血,用汗水,浇灌着报纸。

常芝青是山西交城县杨渠村人,1910年生。1940年,他从抗日政权县长的岗位上走向新闻战线,并与赵石宾等同志一起筹办了中共晋西区委机关党报《抗战日报》。从1940年4月18日《抗战日报》创刊起,到1949年5月1日《晋绥日报》停刊, 在长达8年多的漫长岁月里, 他历任晋西北《抗战日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晋绥边区《晋绥日报》总编辑、社长,新华通讯社晋绥总分社社长,期间,报社领导人有的英年早逝,有的调离了报社,他成为唯一一位从这份报纸创刊到终刊都在的报社领导人。

《抗战日报》创刊时,常芝青是报纸的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报纸创办不久,正赶上日军反复开展大规模扫荡。面对残酷的战争,为了保证报纸按时出版,常芝青与报社工作人员经常转移阵地。大家伙背上背着几十斤重的背包,肩上扛着干粮袋,腰里插着手榴弹,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提着墨水瓶,跟着驮电台的牲口,迎着刺骨的寒风,翻过一道道山梁,从一个山村走向另一个山村。宿营地到了,为赶在天亮前编好报纸,常芝青与报社工作人员把背包一放,立即拉电线,架电台,围着马灯,趴在房东的锅台上,伏在膝盖上办公,同陈之向、杨效农、阮迪民等同志,轮流手摇马达,抄收延安发来的新闻电讯。墨水结冰了,手脚冻肿了,用嘴哈哈气,相互挤在一起,蹦跳一阵,又干起来, 保证按时印报。可以说,每一期的报纸刊印都凝结着常芝青的智慧和心血。

在常芝青和报社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报纸鼓励着根据地抗日军民的斗志和信心,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方面卓有成效,敌人害怕报纸,经常逐门挨户搜查,并高价收买,规定每张《抗战日报》10元或两斗小米。报纸成了抗战强有力的武器。在创刊二周年时贺龙同志以《强有力武器》为题写道:“抗战日报犹如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广布新民主主义光华,团结着晋西北的群众奋斗前进”。

抗战胜利后,《抗战日报》更名为《晋绥日报》,常芝青也成为《晋绥日报》的总编辑,后来成为社长,这时的《晋绥日报》,在他的带领下,办得很有特色,生动活泼,尖锐泼辣,在当时各解放区的党报中也是出类拔萃。1948年4月2日,毛主席会见报社编辑人员时,表扬这份报纸“内容丰富,尖锐泼辣,有朝气,反映了伟大的群众斗争,为群众讲了话。我很愿意看它。”并发表了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系统、深刻地论述了共产党报纸的性质、任务、作用,以及办报路线、报纸风格和报纸工作人员要向群众学习等新闻工作的基本问题。与报社工作人员握手时,听到常芝青是总编辑,赞扬常芝青“很有点学问,有点马列主义。”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大批新闻工作者到全国各地开辟新的更多的新闻宣传阵地,加之山西全境的解放,也标志着《晋绥日报》的历史使命已经胜利完成。于是,这张诞生于抗日战争烈火中的报纸,艰苦支撑了九度春秋以后,1949年5月1日出版了最后一期,便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声中宣告终刊。《晋绥日报》终刊后,常芝青随着第二野战军刘邓大军南下入川、于重庆解放后创办了西南《新华日报》。

参考文献:《常芝青与晋绥日报》《晋绥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