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走出新时代咱老百姓的风采

——“乐爽中阳”2025乡村文化村T决赛暨颁奖典礼活动侧记

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演绎乡村劳作场景

□ 文/图 本报记者 康桂芳

9月25日晚,中阳县中兴广场灯火璀璨,乐声震天,人流较往日更为稠密。四面八方赶来的老百姓,或搬着小板凳提前占座,或举着手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连广场外围的栏杆旁都挤满了人——“乐爽中阳”2025乡村文化旅游季中阳村T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此拉开帷幕。这场历经8个月海选、初赛、复赛的赛事,自始至终以老百姓为“主角”,50位选手、7支团队均为土生土长的中阳人,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75岁。他们将干农活的日常、丰收的喜悦与对家乡的热爱,悉数搬上这个专属自己的T台。

7点整,暖泉镇铿锵鼓乐队的《鼓舞飞扬》骤然奏响,震天鼓声在广场上蔓延,拉开活动序幕。十几名队员身着红色演出服,鼓槌落下时,红绸在灯光下翻飞如焰。比赛正式开启后,T台不再专属高挑的专业模特,而是成为普通老百姓绽放自我的秀场。各参赛队伍与选手们巧妙地将中阳当地特色与产业融入表演,让乡土风情在舞台上鲜活绽放。

团体组决赛中,下枣林乡团队带来的《多元枣林》表演里,农民、矿工、非遗传承人同台演绎:矿工身着工装唱响铿锵歌曲,农民怀抱刚丰收的玉米棒,金黄颗粒在灯光下闪耀,生动展现出多彩的乡村振兴图景;中阳县委老干部局队员平均年龄60岁,他们个个精神矍铄,作品《歌漫黄河》,以雄伟粗犷的吕梁山脉为背景,男女对唱间满是对黄河土地的眷恋,随后队员们身着中阳特色服饰踏上T台,尽显岁月沉淀的风采。暖泉镇凤尾村带来的《农民丰收》,你拿簸箕我拿锄头,你挥牛鞭我推犁,金灿灿的莜面穗泛着金光,生动的丰收画面扑面而来。个人组才艺展示环节同样亮点纷呈。青年残障歌手刘宏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唱出不屈的自强精神;两名小演员演绎的《青蛇白蛇》,灵动身姿与鲜活表情将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朗诵《你要写吕梁》,字里行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浓情。

台上,参赛选手们步伐或许不够专业、略显笨拙,却每一步都踏出了老百姓的自信;他们的歌声或许不够娴熟,却每一句都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邀表演环节,《国风雅韵》青花瓷服装秀、山西省职业超模演绎的《中国非遗秀》、特邀嘉宾杨仕英和杨小兰的“村T双秀”,为这场老百姓的盛会再添亮色。绣满苗家花纹的长裙,裙摆扫过T台时,红色剪纸纹样在黑色衣料上格外醒目。走秀结束后,杨仕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你们的秀里有生活、有乡愁,不是刻意的表演,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热爱,比任何专业舞台都动人!

颁奖环节来临,广场瞬间安静许多。“最佳风采团队”“民间才艺之星”“非遗传承奖”等奖项逐一揭晓,获奖村民手捧证书,或拉着队友合影,口中念叨着“没想到咱普通老百姓也能当明星”。一位获奖者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没上过台,这次能站在这里还拿了奖,终于让咱老百姓也亮了回相!”

随着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活动接近尾声。在夜空先拼出“中阳村T”字样,接着化作剪纸、柏籽羊、黑木耳等中阳特产的模样,最终定格在“老百姓的舞台”上。台下观众纷纷起身拍照,手机闪光灯连成一片星海,仿佛将天上星辰都“摘”到了广场。散场时,村民张海燕拉着邻居念叨:“这晚会比过年还热闹!看着咱村里人在台上这么精神,咱心里也跟着亮堂!”

中兴广场的人群渐渐散去,但空气中似乎仍留存着鼓声、笑声与欢呼声。这场没有专业演员、全是普通百姓的T台秀,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中阳老百姓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的集中表达。这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最鲜活的注脚——在这片土地上,老百姓才是舞台的主角,才是乡村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