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短来福
□ 裴改平
一只猫的去留,四次抓阄决定命运的悬念。这看似偶然的游戏,背后是一个关于人与猫咪的亲密故事。
来福,英短猫,是儿子2019年在广州领养的。那时它刚满一岁,因原主人出国而被寄养在宠物俱乐部,儿子成了它与这个家庭缘分的开始。
此后几年,儿子因工作辗转,来福便也跟着搬家。合租的客厅虽不宽敞,却因室友们的宠爱显得格外温暖——猫条、罐头、玩具从不缺乏,连“铲屎官”一职都有人争抢。在众人的呵护下,来福渐渐长大。它也经历过“叛逆期”,绝育后一度在沙发和床上“画地图”,气得儿子扔了床垫、盖上塑料布,也将它关过阳台“面壁思过”。好在耐心引导后,它终于变得乖巧懂事。
疫情阻隔了两年的团聚,直到2023年春节,儿子才得以返乡。他舍不得让来福独自留守,便提前买好机票将它托运回太原,并特意叮嘱:“我不用接,但来福必须专车接机。”
初回吕梁的来福,对一切都充满警惕。面对我们这些“陌生人”和它最爱的零食玩具,它选择躲藏起来。那天晚上,全家人遍寻不见,最后才被心细的女儿从一个角落发现——它蜷缩着身子,眼神里满是紧张与不安。女儿心疼地给了它一个飞吻,而来福也由此开始了在吕梁长达两年的生活。
这两年,是来福性格的“绽放期”。它从一只文静胆小的猫,变得活泼粘人,会蹭裤腿、坐怀抱、睡枕边,甚至会在粮碗空了时主动“喵喵”提醒。它成了全家的开心果,无声地调节着家里的气氛。
2025年春节,我们举家南下广州过年,来福也一同前往。节后我们返回吕梁,将它留给了广州工作的儿子。暑假,儿子回家小住一周,托人照看来福。长时间的孤独寂寞,来福用地板上撒尿的方式表达“抗议”。儿子返回广州后,看到家中狼藉,既好气又好笑,便与我们商量让来福二回吕梁。我们虽欣喜,却也担忧旅途劳顿和花费。这便让儿子有些举棋不定。
之后儿子还是预约了宠物托运,定好航班,付了定金。离别前,他特地请来摄影师,为来福拍了两个多小时的写真,以此留念。就在一切看似板上钉钉时,摄影师一句“不如问问来福自己的想法”点醒了他。
于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抓阄开始了。儿子在两张纸上分别写下“广州”与“吕梁”,揉成纸团,郑重地对来福说:“你自己选,我们尊重你。”
第一次,纸团落地,来福嗅了嗅,爪子拨开了一个展开,是“广州”。儿子难以置信地看了看来福。
第二次,他又重新团了两个纸团丢给来福,来福再次选择了“广州”。
第三次,第四次……来福无一例外都是抓了“广州”。儿子和摄影师看着来福,来福也抬起头看着他们,是天意,还是来福冥冥中自有灵性,或者是它坚定的想留下来的表白,字包在纸里,即使不包在纸里,它也不认识啊,就这样,来福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去留。
儿子心中的纠结瞬间化为释然与喜悦,笑道:“来福决定要留下来,我也没有办法,那只能按它的意思,让它继续在广州生活,人家是广州本土的猫啊,故土难离。”这四次抓阄,让儿子摇摆的心变得坚定了。
从高中起就离家外出求学的儿子,早已习惯独自在外打拼。而来福,这只不会说话的伙伴,用它四次坚决的选择,留在了儿子身边,成为儿子忠实的伙伴。
而我们,也愿这份跨越双城的牵挂,能继续被这只小小的猫咪,温柔地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