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旅游

大禹乡 农文旅“串珠成链” 乡村旅游赋能振兴

□ 本报记者 王洋

2025年10月14日 11:54:54 编辑:

乡村旅游是撬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临县大禹乡立足黄土高原独特地貌与乡村资源禀赋,盘活闲置荒坡、旧窑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以前在城里饭店打工,工资除去房租、生活费所剩无几,还顾不上家里老人和孙子,两头为难。”大禹乡前刘家庄村村民任秀连满是无奈。2019年,在外创业30余年的企业家刘俊儿返乡,看中村里30多亩闲置荒坡沟地,打造洞天福地游乐园。

从平整土地到建设户外游乐场、乡村宴会厅,再到改造窑洞民宿、打造微型动物园,刘俊儿带领村民将荒坡变“宝地”。游乐园保留窑洞风貌,融入农耕文化,形成“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模式。今年运营后,任秀连在家门口找到帮厨工作:“工资比城里多几百块,晚上还能回家照顾家人,日子踏实。”

如今,游乐园带动近百名村民就近就业,涵盖保洁、安保等岗位。69岁的刘金贵曾因年龄大难就业,现在负责园区卫生:“工作不累,住家里还能领工资,心里高兴。”游乐园还设特产售卖区,村民在这里卖小米、红枣等农特产品,国庆假期销售额显著增长。

为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大禹乡协调部门争取支持,在国庆前夕就已经打通150多米长的隧道,彻底解决了雨天泥泞、冬季结冰问题,缩短通行距离。据统计,游乐园自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超3万余人次,全年有望突破5万余人次,脱贫户人均月收入2300元。

“国庆期间带上孩子来这游玩,既能亲近自然,还能了解窑洞文化,比在家看电视有意义。”吕梁市区游客刘弯弯说。

“这里有小动物、卡丁车,玩一天都不累,我还会再来!”游客李雅诺兴奋地说,游客好评印证了项目的市场潜力。

“我们坚持‘文化+旅游+农业’模式,让乡村资源对接消费市场。”刘俊儿介绍,下一步计划增设农耕体验区。近年来,大禹乡同步推进光伏、核桃、设施蔬菜、特色种植四大产业,形成“一业兴、多业旺”格局。

“我们将以游乐园为契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村民技能培训,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回流。”临县大禹乡副乡长张浩楠表示,承载4.32万群众期盼的大禹乡,正以乡村旅游为纽带,将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乡村振兴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