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聚合”

——看孝义市如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年10月18日 09:04:00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 本报记者 梁英杰 王洋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平安建设的基石。近年来,孝义市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平安孝义”建设的关键抓手,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核心职能,推动“五个规范化”建设落地,构建起覆盖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利用综治中心信息平台、“平安孝义”APP等智慧平台,让综治中心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聚合”,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当场解、大事协同办、风险早预警”,让“有矛盾找综治,要解决到中心”成为群众共识。

1017个“网格”筑牢平安“第一道防线”

走进孝义市综治中心指挥大厅,一块巨型电子屏幕格外醒目,全市16个乡镇(街道)、224个行政村、49个社区的网格分布图清晰可见,每个网格都精准标注着网格员姓名、负责区域及实时动态。这张覆盖全市的“主题网格”,正是孝义市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要求网格员每天两次全面巡查,覆盖小区、商户及背街小巷等全域,确保巡查走访无死角。”孝义市综治中心主任常昕介绍,网格员对巡查中发现的邻里摩擦、琐事纠纷等“小事”当场化解,涉及多部门或情况复杂的“大事”,则立即上报并做好稳控工作。通过 “小事速解、大事快报”的工作机制,有效严防矛盾积压升级,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为让网格覆盖无盲区,孝义市将全市科学划分为1017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承担信息采集、矛盾排查、政策宣传等职责。孝义市新义街道郑兴社区网格员武兴兴,便是这1017名“基层守护员”中的一员,走街串巷采集居民信息、排查消防隐患、调解邻里纠纷是网格员武兴兴每天的工作日常。“这个月小区里两户人家因为漏水闹得不愉快,我发现后立刻上门调解,楼上住户当天就安排了修缮,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武兴兴笑着说,作为网格员,能帮居民把“烦心事”变成“放心事”,心里满是成就感。

而每次发现问题,武兴兴都会打开“平安孝义”APP,拍下现场照片、标注具体位置、填写详情描述,一键实时上传。她告诉记者:“这 APP用着特别方便,上报后能实时查看处理进度,哪个部门接手了、办到哪一步了都清清楚楚,不用居民多跑路打听。”

“平安孝义”APP是孝义市专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开发的智慧平台,设有事件上报、任务派发、进度查询、数据统计等功能。孝义市综治中心主任常昕说道:“网格员上报的信息会自动流转到对应层级的综治中心,简单事项由社区直接处理,复杂问题则启动分级响应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联办机制”破解矛盾化解“多头跑”难题

若说网格是“第一道防线”,那么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便是矛盾纠纷化解的“中枢驿站”。对于网格员通过“平安孝义”APP上报、社区难以独立调解的复杂问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便牵头协调司法、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处置,形成“多方联动、合力解纷”的工作格局。

“今天召集社区干部、信访专员、物业代表和业主代表,就是为了共同商讨业主与物业的矛盾纠纷,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孝义市新义街道综治中心,孝义市司法局新义司法所所长任晓红正组织一场协调会。

该小区业主与原物业公司的矛盾由来已久,导致小区管理混乱,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新义街道综治中心主动“吹哨”,召集多部门联合介入,最终推动小区成立了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员及业主代表组成的物管会,并选聘口碑良好的留义物业入驻。“两年来,留义物业本着服务居民的宗旨主动工作,小区环境变整洁了,设施维护也及时了,大家都很满意。”业主代表崔先生感慨道,是综治中心的“联办机制”解决了困扰大家许久的“心头事”。

除了“事后调解”,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还注重“事前预防”。每月召集司法所、信访、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召开分析研判会,对辖区内潜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梳理、预警,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之前,解决基层矛盾的单位办公分散,群众反映诉求时,因为不了解职能部门,常常要跑多个地方。”孝义市新义街道政法委员王惠前介绍,如今,解决基层矛盾的单位全部入驻综治中心,各单位能联合治理效能得到了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更加的及时高效,仅2024年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

“一站式”平台让综治工作“见实效、贴民心”

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与综治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深度融合,在孝义市形成了“网格前端排查、中心统筹调度、多级联动化解”的治理闭环。同时,孝义市综治中心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平台”,实现了纠纷从受理、分流指派到调处反馈的全流程线上管理,确保每起案件“有迹可循、处置到位”。“平台会为每个案件自动生成‘一案一码’,后台数据一方面紧盯案件实时动态,比如调解进度、各方反馈,通过‘案件码’精准推送提醒,推动调解高效推进;另一方面整合公安、法院、社区等多方面大数据,分析纠纷高发领域、常见类型,甚至能提前预警潜在矛盾。”常昕解释,这一平台既让个案化解更顺畅,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婚姻家事纠纷是基层矛盾的常见类型,也是“一站式平台”重点关注的领域。为此,孝义市综治中心引入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安排专业调解员驻场,通过耐心倾听、共情疏导化解矛盾。调解员吴二莲便是其中的“情感疏导员”,在一次夫妻情感隔阂纠纷调解中,她巧妙采用“背对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倾听夫妻双方的心声,引导两人冷静梳理情绪、看清内心真实诉求,创造平和的沟通契机,促成彼此换位思考,解开心结。

“调解成功不是终点,我们还要做好后续跟踪回访,巩固调解成果。”吴二莲说。不久前,她拨通了当事人张女士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张女士欣喜的声音:“真是谢谢调解员,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方向和指引,现在我们俩相处得很融洽。”

目前,孝义市综治中心共引入9个专业调解协会,12个职能部门集中入驻,科技速裁法庭同步就位,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协同机制。“各窗口联动,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各调解协会推行‘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每周安排2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驻场,群众也能按需点名专业人士介入。”常昕说,这一模式让矛盾纠纷从“多头跑、反复找”变为“进一门、全解决”。

高效的治理模式,在回应群众需求、化解基层矛盾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24年以来,孝义市综治中心扎实推进“一站式”服务,累计处理群众诉求251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588件。孝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孟繁勇介绍道,下一步,孝义市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用好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定期推送典型案例、政策解读,打造“指尖上的综治课堂”;线下深入社区、乡村、企业,通过讲座、展板、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把平安建设、矛盾调解等知识讲清楚、说明白,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同时,持续开展“敲门”行动:组织网格员深入开展网格巡查走访、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建立宣传联络群等方式,让群众随时能咨询、易参与,并注重收集群众反馈意见,根据群众需求调整工作方式,让综治工作更贴近民生、符合民意,切实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