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水生:
检查点上的“硬核支书”
□ 本报记者 木二东 本报通讯员 赵良琼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站在石楼县义牒镇义牒村村口,村头巷尾往来行人寥寥无几,但村支书郝水生正忙碌着。
“来来来!特殊时期啊,要配合我们的工作人员,过来测体温,登记一下。”在义牒村疫情防控检查点上,郝水生支书又“唠叨”起来了。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郝水生几乎没好好休息过,每天都会绕着村子走一圈,查看各防控检查点的情况,带头做好“守门人”。填好体温登记表,郝支书又开腔了:“别出门,别瞎跑……”
“不出门、不聚会、不串门!晓得咧,村里大喇叭也天天喊,我们都知道,今天就是出来买点吃的东西。”村民回应道。话毕,郝支书点着头又赶着前往下一个检查点。
郝水生是有着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老支书,虽已年过花甲,却壮心不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位老支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义牒村的各个自然村,明确防控重点、筑牢疫情防控宣传防线、做好重点人群排查服务管控、困难群众走访、流动人口登记等工作。坚决落实排查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的疫情防控措施,并成立了党员先锋岗,对返乡人员及其家属,每天定时测量体温,并为其送去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