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泥土里的初心 ——记交城县交警队驻东坡底乡鱼儿村第一书记郝建兵 2025年03月31日

□ 本报记者 侯利军 王洋 通讯员 安 豪

在交城县的东坡底乡,有一个藏在大山褶皱深处的小山村——鱼儿村。这里的日子,就像崖畔上岁岁枯荣的黄芥花,简单又质朴。2024年夏至刚过,交城县公安局交警队驻东坡底乡鱼儿村第一书记郝建兵戴上党徽,踏入了这片土地,也开启了他与鱼儿村的不解之缘。

初来乍到,郝建兵就碰上了鱼儿村后岭底组的惠嫂。彼时,惠嫂正站在村口边坡上,举着手机四处找信号,山区的紫外线把她的面庞晒得通红。看到郝建兵,她眼中满是期盼:“书记啊,孩子在外务工,咱啥忙也帮不上,就想跟刚出生不久的孙子视频看看。”那眼神,像七月的骄阳,灼得郝建兵心疼。

当天夜里,油墨未干的日志旁,申请报告和计划书已悄然草拟。等到铺设光缆那天,村里大半的人都端着莜面,守在沿线,眼睛紧紧盯着施工方向。当信号接通,村民们咧着嘴,用浓浓的方言和远方的亲人畅聊时,郝建兵的心里满是坦然与释然。他知道,这是他融入村子的第一步,也是给村民们的第一份“见面礼”。

去年七一建党节,八十五岁的老党员李树清给村里党员讲党课。在鱼儿村所在的东葫芦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吕梁英雄传的原型段祥玉、李永田就是从这片土地走出的英雄。李树清老人颤巍巍地讲述着,当年交通员如何在桦树林间穿梭传密信,民兵怎样在山上用简陋武器抗击日寇。郝建兵凝视着墙上的镰刀党徽,和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庄稼人对党徽的敬重,那分量沉甸甸的。

后来村村通项目启动,党员们带头出工出力,腾屋让地。在通往后岭底组的河道旁,硬是一锹一镐地硬化出水泥路面,架起便民桥。雨季来临,看着干净的路面、屹立在山洪中的水泥桥,村民们感叹着国家的惠民政策,也对党员们竖起了大拇指,而郝建兵深知,这是大家齐心协力为村子谋发展的成果。

村头小卖铺台阶,是鱼儿村的“新闻发布中心”,也是医保宣讲会的宣讲地。村民们攥着蓝本本,围着郝建兵和工作人员,抛出一连串问题:“为啥医保费年年涨?”“俺们没病交这干啥?”“电子凭证咋弄?”郝建兵不慌不忙,摆开宣传画,拉来村医和乡里民政员,一笔一笔给村民算大账、摆事实、举例子。会后,他又趁热打铁,带着宣传画走村入户,利用微信群推送通俗易懂的医保口号。

村民李中则八十多岁了,常年服用精神类管制药品,每次开药只能拿三天的量,一来一回二百多公里,家里几十头牛还等着照料。郝建兵得知后,主动承担起买药的任务,一买就是两年。每次送药上门,李老汉都能听出他的脚步声。遇到乡里县里来人调研,李老汉总要念叨这群“娃娃们”的好。摸排就业时,郝建兵把全村有劳动力的手艺人摸了个遍:张大嫂厨艺精湛,二强有汽修手艺,学平是个电工。而孙海军家的情况最让人心揪,孙海军因尿毒症离世,留下孤儿寡母,日子艰难。郝建兵上报乡镇,召集村民评议,又跑县民政、农村局,依规将他家纳入监测管理,通过医保、低保、雨露计划等政策兜底帮扶,给这个破碎的家庭撑起一片天。

在帮外出务工人员申领交通补贴、稳岗补助时,郝建兵的住处成了全村的服务站,挨家挨户宣传、帮着截图、调银行流水、收集资料、打印复印,忙得脚不沾地。外出务工人员感激地说:“家里有你们照顾老人,我们在外干活安心多了。”

去年清明防火季,凌晨五点,郝建兵就和护林员沿山巡视,清查新坟旧坟、哪家有人祭扫、大概几点到,排查风险,各个要点安排好人,白天村口登记,夜幕降临再巡查一遍。汛期更是不敢松懈,备好沙袋巡河护堤,调整应急预案,挨家挨户排查边坡住户风险。夜里下雨,他深一脚浅一脚蹚着泥水,雨鞋里灌满水,有时干脆换上运动鞋,只为能快点查看情况。发大水时,渡河查看雨情成了他的“必修课”。

后来遇上秋后收土豆,山区的太阳依旧毒辣。村民心疼郝建兵,硬给他扣上草帽:“公家人皮薄,可别晒脱了层!”歇晌时,大家蹲在崖畔烧土豆,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干群的心也越贴越近。

在测算村民收入时,难题又来了。老百姓对测算数据有争议,有的嫌多,有的嫌少。郝建兵只能一户户根据政策、对照上级数据耐心解释,社保卡里不明来历的打款,他也联系相关单位算清楚。老百姓心里有本账,郝建兵就帮他们把国家政策这本账算明白。

去年腊月抢建基站的场景更是惊心动魄。走访发现迷虎村婆姨们找信号难,郝建兵裹着军大衣去踏勘。移动公司测算那天,西北风裹挟着雪沫子往衣领里灌,他扛着设备,跟着技术员漫山遍野跑。山沟里常住人口少,移动终端有限,企业要考虑效益,郝建兵心里装的是民生。小陈攥着仪器不撒手:“再等等,这个坡梁能罩住三个村咧!”审批遇阻,郝建兵连夜整理民生需求报告。小年前夕,雪夜里,信号塔绿灯亮起,附近三个村的村民站在雪地里,眼中满是对他和工作队的肯定与感恩。

如今,郝建兵走在村里,就像同村人串门,哪家出来,兜里都少不了蚕豆、南瓜子之类的“土特产”。多少个日夜,他的脚步丈量着山村的每一寸土地,乡亲们的真情也融入他的血脉。村口的大柳树扎根泥土、绵延生长,郝建兵也如这柳树一般,在鱼儿村深深扎下根。

又到连翘花开时,帮扶手册上待办事项满满当当,但郝建兵明白,驻村的智慧不在文件柜里,而在老乡递来的那碗热粥中,得双手捧着、趁热喝,因为那是乡亲们滚烫的心,也是他坚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