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水县:筑牢安全防线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07月19日

本报讯 (记者 刘小宇) 今年主汛期为7月至8月,7月6日至8月15日为防汛关键期。进入汛期以来,文水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紧绷防汛安全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汛期各项防汛工作。

强化值班值守,畅通信息渠道。自6月1日起,文水县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的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各类信息的接收、登记和处理,实时掌握全县防洪抗旱工程运行及调度情况,加强与上下级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及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坚决杜绝漏报、错报、迟报现象。

科学部署备汛,明确工作方向。6月18日,文水县召开全县防汛抗旱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水旱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等相关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研判2025年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并对全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

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近日,文水县在北峪口村组织2025年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防御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规范报汛流程,让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洪水预报方案,提高水情信息报送、洪水作业预报、洪水预警发布等实战能力。同时,督促乡村预警员做好简易监测站点的观测工作,指导乡村开展预案修编及培训演练。依据省市县预警发布情况,及时向有关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叫应”和“反馈”机制,确保预警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排查安全隐患,消除风险漏洞。文水县细化各项检查措施,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重点检查隐患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工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发现的隐患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问题隐患彻底消除,不留死角。

滚动会商研判,形成工作合力。汛期,文水县及时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对汛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凝聚防汛抗洪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完善“风险研判—科学预报—提前预警—实时反馈”梯次预警体系,密切关注气象、水情雨情变化,及时发布暴雨洪涝、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抓好山洪防御,保障群众安全。降雨前期,参考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工作规则》,由各乡镇责任人通知各村进行前期摸排,做好宣传和转移准备工作。每个村都已划定安全区域、危险区域和临时安置点。降雨时,通过气象和水利部门预警平台及村级简易预警设备同时监测,当达到山洪灾害转移条件阈值后,由防办、气象及水利部门值班室通知各乡镇责任人,坚决果断组织群众避险转移。按照“时间早一点、范围广一点、动作快一点”的要求,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并及时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文水县还深化宣传工作,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6·16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学习防洪减灾相关知识,提高全民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