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暑”有所托 娃有“趣”处 □ 本报记者 王洋 2025年07月22日

盛夏七月,蝉鸣声声织就夏日交响。当“熊孩子放假”撞上“上班族没空”,在兴县的各个社区里早有妙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优势,借着“四双”机制和党建联建的“东风”,把暑托班开在了居民家门口,让孩子们的假期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在新城家园社区的活动室里,10几个孩子正围坐成圈做手工。“这是我做的纸灯笼,要送给妈妈!”8岁的小米豆举着作品骄傲地展示。社区党委早就摸透了家长们的心事,通过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把机关单位的报到党员和社区工作者拧成一股绳。“每天下午有作业辅导、手工制作、安全教育以及体育锻炼等活动,孩子们在这儿不光有人管,还能学本事。”来接孩子的刘彩萍看着教室里的热闹劲儿,笑得眉眼弯弯。

振兴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里,返乡大学生正在教孩子们捏面人。“这是孙悟空,那是小兔子,咱们用面团捏出传统文化好不好?”她手里的面团在掌心转了几圈,就变出个活灵活现的造型。社区请来的志愿者里,有教书法的老党员,有讲安全知识的民警,还有带孩子们讲述爱国主义教育等课程的老师。“以前暑假孩子总抱着手机,现在每天追着问‘明天能学折纸吗’。”居民白先生的话里满是感激。

李家湾社区的“青春兴晋”志愿活动更透着贴心。党员教师们通过“兴县先锋”小程序接单后,特意为偏科的孩子们制定了教学辅导计划。“先从趣味应用题入手,昨天他还主动问我‘鸡兔同笼还有别的解法吗’。”托管班里,有的孩子在临摹字帖,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做手工,笑声从窗户缝里挤出来,引得路过的居民忍不住探头看。

接下来,该县将持续把资源往社区拢,把服务往细里做,让党群阵地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暑期乐园。